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不同寻常的年份里,全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积极适应新形势,努力以非常之力恪尽非常之责,使组织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新提升、服务成效得到新体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难中有进、和谐稳定较好地发挥了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作用。 关键词:特殊党费 汶川特大地震让人不忍回首,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却又让人倍感温暖。常州共产党人与全市人民一起,谱写了一曲支援灾区的动人乐章,为“慈善之都”抹上了新的亮色。“特殊党费”就是一个集中体现。 地震发生后,市委组织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立即发出紧急通知,鼓励全市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市四套班子党员领导率先垂范,全市党员广泛响应,迅速掀起交纳热潮。占全市党员总数88.51%的党员共交纳“特殊党费”3853.4万元。 与此同时,以党员为骨干的各支救援队伍在灾区传递着常州人民的爱。临时党支部至今仍坚守在我市支援灾后重建的对口乡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过年初抗击特大雪灾的洗礼,常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再次在突发事件中展示了先进性形象。 关键词:重点工作督查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形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抓好重大项目的推进和重点工作的落实,对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发展意义重大。市和辖市区两级组织部门着眼大局、牢记使命,确立“督查就是服务”的理念,坚持督事察人并举,努力实现重点工作与组织工作的双结合、双推进。 事在人为,人在精神。重点项目能否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与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组织部门健全制度,将重点项目的推进、完成情况与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联系起来,注重传递压力、挖掘潜力、激发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 具体工作中,组织部门把督查的重点作为服务的重点,密切关注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注重围绕项目搞好服务,切实帮助企业和项目实施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受到服务对象的欢迎和好评,得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关键词:招才引智 经济危机也是优秀人才引进的好时机。2008年,全市抓住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的良机,进一步加大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的推进力度,共引进338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领军型创业人才83名。 在加强海外人才引进的同时注重服务。市委组织部积极争取常州天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支持,共同设立常州市天禄创新基金1000万元,每年重点资助2-3家海归创新创业人才创办的企业。新北区建立“创业导师”制度,促进创业企业快速成长,让海归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为新农村建设集聚人才。省市联动公开选拔217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金坛市还探索建立“待遇优厚、培养优先、发展优待、民师带高徒”的“三优一带”模式,帮助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着眼乡土人才的深度开发,溧阳市探索建立了“首席乡土专家”制度,鼓励各类“土专家”立足岗位创新创业。 关键词:科级干部交流 困难面前谋发展,尤其需要良好发展环境。科级干部在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素质和活力状况直接关系到常州的发展环境。市组织人事部门首次开展了机关科级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交流轮岗,102名科级干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市级机关各部门也借此推进了内部的交流轮岗,全市有400余名科级干部进行了交流。 着眼调动科级干部积极性,天宁区在干部选任、调整中,实行综合考虑个人意愿、群众意见、组织意图的做法,一年中结合个人意愿提拔、交流干部107人次,在实现干部品行、学识能力、任职岗位和群众意愿的最佳匹配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为激励优秀科级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成长,全市在2007年分层分类选拔的基础上,于2008年全面实施后备干部分层分类培训,推行以“重点、热点、难点工作一线”为主要平台的干部“三点一线”实践锻炼机制,全市各级共选派1000名优秀年轻干部进行挂职实践锻炼。市交通局党委、市卫生局党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加强对上挂干部实践锻炼、以胜任力为导向培训干部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完善工作措施,促进干部成长。 关键词:电子档案 组织工作在应对时艰的同时,必须着眼长远、攻坚克难,突破制约组织工作发展的瓶颈。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好地应对时艰提供坚实保证。而干部考核评价就是其中之一。 为实现对干部历史、动态、综合、客观的考核评价,市委组织部历时两年,于2008年建成领导干部信息管理系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收集、综合运用领导班子和干部的多方面信息,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科学性。这一举措被评为全省组织系统十大优秀创新创优成果第四名。 围绕干部考核评价,全市各基层组织部门结合各自实际进行了积极探索。武进区结合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干部考评工作机制,坚持个人自评、民主测评和领导互评相结合,对区级机关和镇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能力素质测评,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考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强基固本 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新的压力。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新一轮“强基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为应对金融危机给面广量大非公企业带来的冲击,市委组织部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凝聚人心、促进发展、让党旗高扬”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促进企业与员工同舟共济、克难求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戚墅堰区探索推行党员职工董事、监事制度,为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等方面发挥聪明才智提供舞台。 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市级机关党工委大力推进机关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和机关党员进社区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建设;钟楼区设立105家“金槐党员工作室”,将有特长的党员集聚起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贴心、更专业的服务。 一年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着眼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选人用人公信度,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素质能力,为圆满完成组织工作各项任务提供了坚实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