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招商网-常州投资项目综合信息平台
English | 日本語 | RSS订阅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投资常州 > 正文

捧出528个重点项目常州市政府率团京城寻商机

作者: 来源:常州日报 日期:2011-11-09 人气: 标签:
      2月23日 常州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国际大饭店举行“投资常州、共谋发展”洽谈会。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市长王伟成率大批企业家和政府工作人员,共携带50个重点工业项目、50个技术创新项目、5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以及城建、农业等168个重大项目,和360个投资从超过3000万元项目,共计528个项目晋京寻求合作。 
  范燕青表示,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随着国际资本、产业继续向中国转移,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中介机构云集北京,北京已经成为全球资金、信息、技术、人才、产业等各类资源的重要汇聚地、因此成为中国城市向海内外推介自己、加快走向世界的直接桥梁和重要的舞台。常州正是借助北京这个窗口,直接推介常州,提供商机,扩大交流,合作共赢。 
  地理条件 得天独厚
  常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北临长江,位居上海、南京两大都是之间,与常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苏锡常都市板块。“十五”以来。常州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GDP年均增幅达18%,财政增幅达16%。2005年,常州GDP超过1300亿元。同比增长18.1%,人均GDP达到4500亿美元;财政收入达到220亿元。常州目前是中国“综合实力50强” 、“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在福布斯中国最新商业城市排名中名列12位。
  “舟车会百越,襟带控三吴”,常州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沪宁高速常州段扩建,321国道和239省道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录安洲夹江大桥主桥合龙,常宁高速、扬溧高速和新运河进展顺利。规划建设中的录安洲港区可停泊8个5万吨级深水泊位和19个千顿级泊位,民航常州机场航线通达北京、广州、西安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 
  文明摇篮 人才辈出
  常州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500多年,自公元前547年季札受封于延陵起,代代薪火相传,以“中吴要辅、八郡之都”的独特风韵,在江南诸城中风姿卓然。被誉为“东南第一丛林”的天宁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常州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历史上出过15个皇帝、9个状元、1500多名进士,现今中国科学院和工程学院院士中,常州籍人士就占了57个席位。目前,常州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的人数名列全国同类城市前茅。值得一提的是,常州科教城是中国第一个以高等职业教育基地位显著特色的大学联合体,每年培养2万多名高级能,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国内外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支柱产业根基稳固 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目前常州已经形成了农业机械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车辆、机车、集装箱及配件制造业、新型纺织服装业四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新型塑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也异军突起。成为中国柴油机、高速机车、变压器、超级VCD、DVD、牛仔布、以及工程机械等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常州拥有3万家制造业企业,可以为世界各国提供各种配套。
  打造最优发展环境
  “法制、诚信、效率、双赢”,是常州对外开放、全面合作的基本理念。为企业打造最优的发展环境是常州市委。市政府致力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都把投资的目光聚焦常州,把发展兴业的重点向常州转移。常州已成为一块掘进的宝地,投资的热土。到目前为止,常州已有外商投资企业4800多家,累计合同外资近100亿美元,世界许多著名企业和跨国公司,如美国亚什兰,日本东芝,韩国现代等37家世界500强企业已落户常州。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市长王伟成等多位市领导,也不止一次的表示,常州市政府要做服务型政府,政府要不遗余力的为常州的经济腾飞创造最优越的发展环境。(魏喆) 
  搜狐财经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