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实现第一个率先的决战之年。市委、市政府就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作出专项部署,这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投资环境,塑造机关形象,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关键之举。半个多月来,全市各机关各部门已纷纷行动起来,在第一时间传达全市动员大会精神,广泛发动,提高认识,研究措施,部署任务。这个头开得好! 关于机关作风建设,可谓年年讲,月月讲,为什么这次还要有这么大的动作,来一次专项整治?原因有二条,其一是以前虽有效果,但问题还不少,个别部门、个别人制度不落实,承诺不践诺;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条块分割,自搞一套;作风飘浮,工作不实;服务就是收费,处理就是罚款;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上班不务正业。如此等等,在相当程度上有损常州形象和投资环境。其二是企业和群众现在对机关的要求更高了,各级机关干部必须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以适应常州加快发展的要求。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公务员自身素质不提高,今年的有效投入就难以落实,“两个率先”和创业创新创优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以软环境促进大发展,建设“法制、诚信、效率、双赢”为内涵的服务型政府,是这次专项行动的目标。建设软环境,需要硬措施。什么叫硬措施?就是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必须无条件地贯彻执行,确保政令畅通,不允许打点滴折扣;就是对所有不合时宜的、阻碍常州经济发展的规定、规章、做法必须坚决清除;就是要坚决去除一切不符合为民利民便民、亲商安商富商的办事方式,倡导“说了算,定了干,一抓到底”的作风,按照市委提出的“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探索办、公开办”的要求检查对照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让投资者满意,使常州的每一个国家公务员、每一个管理职能部门都成为加快常州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强化意识,提高认识,专项行动第一阶段的工作完成以后,各部门接下来就要围绕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五项规定》和“放、减、控、改、创”五个方面的要求,广开言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认真、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对本部门的意见和建议。面对批评和建议,有时甚至还有难堪和冤枉,有些同志和部门或许一下子接受不了。对此,所有机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有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办事、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的正确态度,要有海纳百川的雅量,要有闻过则喜的风度,不回避问题,不抱抵触情绪,以开阔的胸襟真诚面对,充分尊重和吸纳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并积极把征询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查查哪些是客观原因,哪些是主观原因,即使有些问题不一定提得准,也应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触及灵魂,找到原因,解决问题,提升形象,使人民群众和投资者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