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市五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情况 产 业 产值(亿元) 年增长 装备制造业 2796.3 27% 新能源产业 454.8 39.8% 新材料产业 1617.2 33.2% 电子信息产业 526.8 21.4% 生物技术及医药产业 225.9 20.5% 历经3年努力,我市振兴五大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医药等五大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常州市五大产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2009年初,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了《常州市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2011年,我市五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620.9亿元,年均增长28.6%,占全市规模工业达67.7%,比2008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11家百亿工业企业中,五大产业企业占7席 2011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五大产业企业达到86家,比2008年增长了一倍。特别是在全市11家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工业企业中,五大产业企业占据7席,比2008年增加5家。 2010年5家五大产业企业成功上市,2011年10家五大产业企业在海内外上市,募集资金98.2亿元。三年来,共有16家五大产业企业成功上市,共募集资金141亿元。 市场占有快速提高,多项第一花落五大产业 2011年,我市变压器产量达到1.3亿kVA,约占全国变压器产量的10%;装载机销量占全国的5%;挖掘机销量占全国的10%;农业机械销量占全国的15%,其中单缸柴油机和25-40马力轮式拖拉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牵引传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占有45%的市场份额;精密高档电声器件销量世界第一;锻钢冷轧辊产量亚洲第一;45个单品种药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3位。 未来:发展新兴产业与提升传统产业并重 常州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市经信委副主任潘仁贤概括为三句话:“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加快推进实施《常州市工业转型千企升级五年计划》,“现有3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各种形式、阶段性转型升级和1000家左右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将不断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常州智能制造装备”区域标志性高端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突破发展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