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已经日益完善,沿江城镇的污水出路在哪里?昨天上午,江苏省沿江城镇污水处理规划论证会在我市召开。副省长何权和副市长孙国建出席会议。 据了解,虽然沿江各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均已建成污水处理厂,部分特大型企业还建有工业废水自行处理设施,形成了“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并举的格局。但是,由于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设施利用率不高;工业废水种类繁多,处理难度大;尾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不高等问题,我省沿江地区的水环境问题仍然相当严重。 为此,省有关部门专门编制《江苏沿江城镇污水处理规划》,加快沿江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适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沿江开发战略,保护和合理利用长江水资源和岸线资源。该《规划》以南京、镇江、常州、扬州、泰州、南通等6个省辖市和句容、扬中、丹阳、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仪征、江都、泰兴、靖江、如皋、通州、海门、启东等15个县级市为规划范围,总面积2.46万平方公里,重点解决沿江城镇污水处理模式、工程规模、设施布局、尾水回用和污泥出路等问题。 据《规划》,到2010年,我省沿江城镇污水厂将达176座,污水处理总规模每天可达674.1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为59.3%;到2020年,沿江城镇污水厂将达201座,污水处理总规模每天可达1206.1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为73.4%。其中,到2020年,常州段将建成污水处理厂11座,污水处理总规模将达113.5万吨。这些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将明显改善沿江地区的投资环境,而且河流成网,江河变活变清,形成沿江城市独特的风景特色。 何权在会议上发表讲话。他指出,新一轮沿江开发对于我省抢抓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建设国际性制造业基地,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切实推进沿江开发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加强沿江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在深入研究分析城镇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可行的污水处理总体规划,合理确定近期和远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标,统筹协调,分步实施,为加强长江水污染防治工作,促进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