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红梅公园北大门建设工地,高高竖起一块廉政公示牌。这块牌子,正是时刻敲响在市园林局与中标单位耳边的警钟。为通过“净化”带动城市绿化美化,市园林局廉政建设接连出重拳。 就在竖立廉政公示牌这一天,市园林局召开重点绿化工程廉政报告会。会上,和参与红梅公园敞开扩建工程的13家建设、设计、监理、审计单位签订了“廉政合同”;请来市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处处长李和方,为局机关干部和改扩建中标单位法人代表作专题报告。 项目越大,滋生腐败的危险就越大。始建于1959年8月的红梅公园的敞开扩建,是我市今年重点工程之一,总投资58793万元,规划面积34公顷。去年10月18日,由园林局下属市绿化管理指导站组织实施敞开扩建工程,同时向全社会公开招投标。有200多家企业报名、80多家企业参加投标,来自全省各地的13家单位中标。 随着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力度的加大,近年来,市园林局与市检察院、市监察局联合成立了常州市重点绿化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廉政建设督查小组,在此基础上又接连施出重拳,出台了一系列预防职务犯罪的廉政措施。尽管整个招投标过程公开、公正、公平、规范,市园林局还是接连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患于未然。 ——从源头抓起。将征地拆迁、工程建设招投标、工程建设合同执行、工程发包和分包、工程支付与建设资金使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程设计变更等方面情况,作为督查重点。 ——规范督查方式与程序。采取“警、听、看、查、问”的方式开展督查工作;确定督查项目、制定督查方案、通知被督查对象、现场督查、形成督查情况汇总报告、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督查资料立卷归档。 ——制度保障。制订出台《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廉洁自律准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报告制度》及实施办法、《绿化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从“工作细节决定人生大节”的高标准出发,详尽规定“履行公务十不准”,严禁借工作便利“揩油”。 有人说,园林绿化施工二级资质和古典建筑三级资质,这是花上千万元钱也买不来的金字招牌。更何况,原常州市园林建设总公司还曾隶属园林局,具有事业和企业法人双重身份呢!然而,正是这看似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使这两块金字招牌黯然失色。尽管近年来市园林局所承担及参与的全市重点绿化项目越来越多,但却从不让肥水流入自家田,无情的市场最终使其成为常州唯一破产的事业单位。 设计变更,是最易滋生腐败的一大环节。市园林局吸取全国各地的大量教训,于去年出台了《绿化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建立由工程指挥部和绿化指导站二级管理,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工程建设组二级审批,市政府备案的制度,层层设立关卡,道道加强审计,从严控制工程的规模、质量、进度和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