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招商网-常州投资项目综合信息平台
English | 日本語 | RSS订阅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投资常州 > 正文

2006年常州市科技进步奖凸现三大特点

作者: 来源:常州日报 日期:2011-11-09 人气: 标签:

  2006年常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综合评审会15日举行,经25人评审委员会评审,共评出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34项、四等奖26项。今年获奖项目呈现出鲜明的“核心技术、常州制造”特色,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类项目领尽风骚,从而为我市从“常州制造”向“常州创造”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常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重点瞄准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实施的科技成果,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重大、综合、关键、迫切问题的科技成果,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转化、推广科技成果,符合国家、省、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的重大科技成果,达到或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理论成果;同时,鼓励特色产业基地的科技成果,鼓励制造业信息化、信息产业、三药产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鼓励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科技成果。
  据了解,早从1983年起,常州就在全国开风气之先,设立全市性的科技进步奖。作为目前唯一的政府科技奖励,常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评选一次,评审程序包括: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审核、形式审查、评审前公告异议、专业组评审、评审委员会汇总推荐、综合评审后,报市政府审批。专业组评审时,共分6个专家组,邀请37位专家采取会议评审与书面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经评审,宝钢集团常州轧辊制造公司的“大型特种精密轧辊材质及生产工艺研究”,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的“城轨车辆用密接式车钩和缓冲器”,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农药生产工人职业危害、早期生物学检测和防治对策研究”获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戚研所“城轨车辆用密接式车钩和缓冲器”的项目带头人杜利清年仅28岁,团队平均年龄三十挂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市科技攻关队伍年轻化的趋势,标志着常州科技事业后继有人。
  综观今年获奖的75个项目,已列入国家级计划的有13项,其中科技攻关2项,国家创新基金1项,国家级火炬计划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有关部委、总公司计划5项;省级计划6项;市级计划28项;横向委托8项。授权专利71件,申请专利48件。申报项目2005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4.6亿元,利润3.45亿元,税收1.21亿元,创汇3114万美元,节支总额1.97亿元。
  副市长居丽琴参加了评审会。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