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招商网-常州投资项目综合信息平台
English | 日本語 | RSS订阅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投资常州 > 正文

市政协委员联组展开5大专题讨论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常州网 日期:2012-06-26 人气: 标签:
  昨天下午,来自不同界别的市政协委员组成5大组,分别对5个专题展开讨论。这是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创新委员参政议政形式的一次全新尝试。阎立、姚晓东等市党政领导和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分别到5个联组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共商新时期常州发展大计。30个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出席联组讨论会。
  联组会议讨论的5个专题分别是:加速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完善保障体系,大力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进程;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力打造文化名城。
  5个组共有40多位委员争相发言,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常州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委书记阎立在“加速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联组讨论会上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后表示,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国内外宏观形势深刻变化的战略选择。一要坚定不移优化产业结构,把大规模改造传统产业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至高点的重要途径,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二要全力以赴加快科技创新,紧紧抓住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机遇,加快推进一核八园建设,大力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以“龙城英才计划”为抓手,大力引进培养创新人才;三要毫不动摇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广大企业家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进一步增强投入的信心、发展的信心、做强做大的信心,进一步增强驾驭市场、整合资源、破解困局的能力,快速做强实力、做大规模;四要坚持不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要探索对不同对象的精心服务、个性服务、跟踪服务,努力打造全省、全国一流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增强政策引导力,在全市形成支持科技创新、支持转型升级的鲜明导向。
  市长姚晓东在“完善保障体系,大力改善民生”联组讨论会上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后提出,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关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
  也是常州的工作特色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省、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中,涉及民生事业的有7大指标,而且都是核心指标。政府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提高民生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在筹划未来几年工作时,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的位置,认真规划、积极实施、切实推动,让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市委副书记邹宏国在参加“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进程”联组讨论时表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市委、市政府将以富民为核心、以统筹为手段,积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劳动就业等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市领导们希望政协委员一如既往,多多提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协商议政服务科学发展,参政建言促进民生改善,为常州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关于“加速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的建议
  昨天下午,市领导阎立、徐光辉、蔡骏、王成斌和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于超、严国强,大会秘书长戴忠良,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联组讨论并听取意见和建议。
  来自中共、科学技术、经济和民建、九三学社界别的委员们,围绕“加速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依托科技创新,路子才能越走越宽。”谢小东委员表示,自己企业最初是从事传统建筑装饰工程施工,2006年形势较好时就考虑转型,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最终选择进军环保产业。目前,企业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拥有发明专利23项,获得良好发展。他建议有关部门抓住产业发展趋势,牵头成立环保产业联盟。
  陶国良委员认为,常州已创建经科教一体化的模式和机制,具备了科技协同创新要素,建议政府构建多元协同创新的重大平台或战略联盟,整合和提升社会创新力量,在石墨烯材料、高端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与应用、高端机器人等方面,形成常州的新兴产业特色。
  “目前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是推进产权制度创新。”张泉明委员认为,推动企业转型,主要是企业制度创新和企业结构调整,向电子商务化、服务外包化,以及制造高端化、人才高端化迈进。徐靖德委员也认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支持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在智能电网装备、大型工程机械、新型农业装备、智能专用装备、关键零部件等方面技术攻关,确保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陈凯委员认为,要支持企业更多地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和各类科技项目,鼓励企业以购买技术、并购企业、技术许可等方式,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再开发和再创新;同时,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专利的转化。
  庄舒行委员认为,区域经济也要精打细算,在经济实体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方面,常州还有一些资源没有发掘利用,建议政府加大对产学研项目精选、实际应用的支持,提高成果转化率。
  张跃委员认为,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商会作用突出、潜力很大,建议进一步赋予商会发挥作用的空间。
  唐曾会委员建议,作为常州“一核八园”的中心,常州科教城要进一步扩大国际化的视野,率先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外籍科研人员“拎包入驻”设立研发机构提供条件,也为本地企业输送相应的国际人才。
  对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市委书记阎立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他表示,加快转型升级,我们面临新难题、新挑战、新考验,同时也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在经济发展相对平缓期,全市上下必须强化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毫不动摇地推进转型升级,把“该转的转好”,促进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从而,在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积蓄向上的能量,夯实跨越的基础,增强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关于“完善保障体系,大力改善民生”的建议
  昨天下午,市领导姚晓东、韩九云和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张晓霞、蒋必彪,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联组讨论并听取意见和建议。
  无党派、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体育、医卫界,民盟、民进界和教育界的委员们,围绕“完善保障体系,大力改善民生”议题,踊跃发表意见。
  如何充分发挥11所在常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夏东民委员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常高校要提升创新力,促进发展力,增强贡献力;要构建与完善科技市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完善政策体系,加大产学研扶持力度”。
  史品南委员对我市基础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说,现在我市基本不存在能不能上学的问题,关键是能否“上好学”,“要通过进一步降低热点学校择校比例、启动并完善骨干教师交流机制等措施,办好每所学校”。
  “要多渠道投入,为学校购买公益保险,让校方责任险为校园安全撑起保护伞。”项阳委员建议。
  “如今,住在多层老小区里的居民,大多已步入老年,能不能在老小区安装电梯呢?”倪建春委员建议市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调研,精心选择试点,有序逐步推进,实实在在提升老年居民居住质量。
  蒋健委员建议,社会各界要大力宣传妇女病普查工作,使广大妇女充分认识到定期普查的重要性,树立起自我保健意识。
  列数据、摆实例,条分缕析;查问题、找对策,恳切陈言。围绕职业病防治、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对学前教育投入等有关问题,董建文、郝超、秦佳、恽朝霞、李晓华、蔡爱东等委员,纷纷反映调研情况和自己的观点。
  对于每一个委员的发言,市委副书记、市长姚晓东都认真倾听并不时记录。
  在听取11位委员发言后,姚晓东说,“完善社保体系,大力改善民生,既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省委省政府对常州的要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若干方面,常州的优势项目要继续提高,薄弱之处要大力改进。对于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将认真研究,由相关部门分别对接,把意见建议落到实处。”
  姚晓东还为委员们提供了民生事业发展五个方面的课题,包括“构建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健全体制机制”,“落实政府责任,增加公共投入”,“提高保障标准,保持一流水平”,“扩大覆盖范围,惠及更多群众”,“坚持改革创新,拓宽保障渠道”等,诚恳希望委员们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献计献策。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进程”的建议
  昨天下午,市领导邹宏国、张春福、张耀钢、朱晓敏和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卢明康、杨平平,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联组讨论并听取意见和建议。
  经济、共青团、青联、妇联、农业、农村、民革、农工等界别联组,就“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进程”议题,进行热烈讨论并积极建言。
  金震委员说,要进一步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应该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科学谋划全局,要“尊重前人”,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关怀今人”,合理布局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增强人们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留待后人”,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协调好经济发展、土地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章文玉委员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须防止城市内二元结构,已长期入城居住的农民工虽然被统计为城市常住人口,但是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平等就业、教育培训、自由流动等方面还缺乏政策方面的倾斜,这将会导致城市内部二元福利结构的显性化;应以农民工的市民化和农民的职业化为突破口和关键,推动农民工群体逐步转变成具备熟练技能的产业工人。
  倪晓谦委员提出,农民集中居住区后续管理上出现种种问题,要从改革户籍制度、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经营模式等方面,创新管理。“目前,武进区在经发区聚新家园推出试点,将建筑面积的5%留给物业公司经营,成效显著。物业公司破解了资金瓶颈,社区居民也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贾金庚、翟小文、吴小琴、陆云梅、宗国英等委员分别从统筹城乡土地资源、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建设花博镇、加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等方面积极发言。
  在听取8位委员建言献策后,市委副书记邹宏国说,大家的发言很实在,对推动我市城乡一体化工作很有借鉴意义。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市委市政府将突出以富民为核心,以统筹为手段,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实现规划全覆盖,实现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有效衔接;要推进农业和水利现代化,为城乡一体化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要建好中心镇,推进产业、人口、功能集聚,为农民适度转移创造平台;要创新公共服务制度,推进农村“三大改革”,加强对农民培训力度,通过组织农民、提高农民、转变农民、减少农民,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的建议
  昨天下午,市领导孙国建、邓志兵、尚建荣和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赵忠齐,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联组讨论并听取意见和建议。
  “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是我市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被纳入全市“两个率先”总体布局予以谋划和推进。来自总工会、工商联、民族宗教、特邀人士界别的委员,围绕这一议题积极建言献策。
  “创新社会管理,要先理后管、重理轻管、理人管事。”蒋伯丹委员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角度,阐述了他对社会管理的认识,并建议企业下好工会组建的“棋”、念好工资协商的“经”、打好民主管理的“牌”、唱好文化建设的“戏”、亮好法律监督的“剑”、用好创建考核的“尺”,同时,建议市政协在适当时候对工资协商和企业民主管理进行调研视察。
  蔡月新委员提出,我市共有213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幼儿园162所,属于全额拨款性质的只有两所,导致一些无证照托幼园所大量出现。他建议大力建设公办幼儿园,解决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矛盾,并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公益性学前教育服务,让更多的幼儿接受质优价廉的学前教育。
  黄勇猛委员则真诚希望少数行政部门“重形式、轻实效”“重惩罚、轻疏导”“重监管、轻服务”现象能够扭转。
  查艳、丰月琦、朱留洪等委员从商会、企业的角度提出,社会管理创新要注重管理向下和民意向上。
  杨卫中和董真华委员都建议加强民族宗教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培训,避免因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不同而导致矛盾的产生。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国建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并作了记录。他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将紧紧围绕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7项基本任务展开,着重在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着力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努力构建社会管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等五个方面下功夫,欢迎委员们进一步提出宝贵意见。
  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力打造文化名城”的建议
  昨天下午,市领导沈斌、徐缨和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朱剑伟,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联组讨论并听取意见和建议。
  来自致公、侨联、台联、对外友好、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科协、社科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围绕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力打造常州文化名城”主题,进行热烈讨论并提出意见建议。
  蒋节勤委员说,灿若繁星的历史文化名人为常州留下了数量可观的名人故居,仅市区就有几十处,我们应下大力气进一步加强名人故居修复和开放力度,把分散在各处的名人名居名馆连缀成链,打造成常州历史文化的亮点。
  于昌林委员提出,要进一步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并重,以文化惠民活动为抓手,以剧院演艺、电影为依托,进一步创新内容形式,传播和谐文化,把常州打造成特色鲜明的江南文化名城。
  沈爱华委员则表示,她所在的公司将更多地创作生产文艺精品,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她透露,反映当代常州人文风貌的精品剧《青果巷》,目前已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备案。常州的乱针绣、留青竹刻以及常州历史上的名人,会巧妙地在剧中展现,以推广和宣传常州。
  10位委员踊跃发表了他们对常州文化发展和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建议。委员沈建钢、周泽民都认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全力保护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徐晓芬则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对文化企业投融资及财政支持的建议。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缨认真倾听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并作了记录。徐缨说,各位委员从不同角度对常州建设文化名城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常州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很好,近年来,我市文化引领有实效、道德建设有创新、文化产业有特色、文化惠民有实招、文化传播有突破,但按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标准,常州要补课的还很多。
  徐缨说,下一步,在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过程中,将结合委员们的意见建议着重开展五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的传承弘扬,做好做足名人文章;进一步提升推广城市文化特色;进一步改善文化民生;进一步提升文化意识。她表示,常州文化名城建设涉及的内容特别多,任务特别重,希望各位委员群策群力,一起关注、关心、支持常州文化发展和文化名城的建设。
本文网址:
下一篇:俄罗斯投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