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立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器设备检测中心项目察看督查 姚晓东在东风农机联合收割机生产扩能项目察看督查
上半年已经过去,今年各项工作又到了攻坚的重要关口。昨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创新驱动加速年”活动第二次推进督查会。市委书记阎立强调,全力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决不能因为部分指标增速下滑而悲观泄气,决不能因为困难突出而降低对全年目标任务的要求,决不能因为形势严峻而放缓转型升级的步伐。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增强信心、鼓足干劲,以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狠抓当前各项经济工作,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当天上午,市委书记阎立、市长姚晓东分别带领各辖市区及市主要部门负责人,到常州高新区、天宁区、钟楼区和戚墅堰区进行项目现场督查。在随后召开的汇报分析会上,阎立指出,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当前我市经济开始有企稳向好的迹象,但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我市经济下行的风险依然较大,复杂性和严峻性前所未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复杂环境和困难对大家是共同的,谁能清醒判断、抢抓机遇、提前谋划,谁就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我们要在世界金融危机中寻找转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把握契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赢得先机。
阎立指出,今年是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成立之年,更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意义尤其重大。经过多年发展,常州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呈现出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全市上下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有很大期望。各地各部门要咬定目标不放松,千方百计稳增长,坚定不移促转型,集中精力抓落实,以寝食难安的危机感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感,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阎立强调,重点要做到“五个全力”:
一是全力加大项目投入。进一步强化对在建项目、未开工项目、已竣工项目、具备提前开工条件的项目等跟踪督查、分类推进和全程服务。在深入研究国际产业转移规律的基础上,紧盯科技含量高的欧美企业、相容度强的港台企业、震后大量外迁的日本企业“精准招商”,延伸、补缺、做长做强我市产业链。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项目,主动与央企、上市企业及知名民企对接,力争储备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技术水平高的大项目,一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相结合的优质项目。金坛、溧阳尤其要把加大项目投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加速工业化进程,迅速壮大县域经济,跟上全市现代化建设步伐。
二是全力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智能装备和以碳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两大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千企升级计划”,加快技术改造、管理创新、品牌营销、兼并重组、资本运作,推动大企业大集团向高端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加快开发园区“二次创业”步伐,进一步发挥在转型升级中的示范效应。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品牌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信息服务、旅游业等我市具有一定优势的现代服务业,天宁、钟楼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快“退二进三”,全力推动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城区经济发展。
三是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按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精神要求,紧紧抓住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契机,调动创新主体活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大幅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推进“一核八园”建设,推动技术链和产业链的紧密融合。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模式,加快建设西太湖科技城、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等,完善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科技支行,完善科技担保体系和保险制度,广泛吸引各类创投资本。促进招科引新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继续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以智力资源带动科技创新。
四是全力加强运行保障。重点做好企业在设备投入、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兼并重组等方面的指导服务,争取更多的企业项目享受国家和省政策扶持。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出台一批进一步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企业再投入、再创新、再创大业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保障资金、电力、用地等生产要素。做好市场服务,帮助企业拓宽营销渠道,确保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
五是全力优化发展环境。各地各部门要瞄准序时进度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对差距较大、全省靠后的指标,抢时间、争速度,抓薄弱、破难题。进一步精简办事程序、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采取针对性更强、含金量更高、受益面更大的扶持措施,切实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有力助推企业渡过难关,同时进一步严格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督查考核。
姚晓东指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各地各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突出表现在“双保双送”稳定增长、积极促进外贸回升、大力组织财政收入、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等方面。全市经济呈现总体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进入二季度后,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稳步上升、稳中趋好的势头。成绩来之不易,但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如政策转化不快,有些地区和部门落实政策措施行动不够迅速,转化为部门、地区实施方案的过程显得比较长;创新办法不多,有时局限于简单地传达上级精神,对如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加快推出创新创造的举措、争创更多的亮点和特色,办法还不够多;典型树立不够,当前严峻形势下一批企业抢抓机遇、加大投入、逆势增长,而我们在发现、培育和宣传典型,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上做得还不到位;争胜意识不强,某些部门和同志缺乏一种坐不住、睡不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平时反映情况、汇报工作时讲成绩较多、讲差距较少。
姚晓东强调,全市上下要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总目标以及省委罗志军书记来常调研时提出的“五个更”,作为当前及今后工作的参照系。
姚晓东强调,做好下半年工作,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是增长加快。现代化建设,经济实力是关键,发展速度是保证。围绕现代化建设抓落实,按照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要求,把目标任务具体到项目、量化到岗位,确保现代化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紧盯年度工作目标不松劲,要倒排时序进度,狠抓关键指标,抢抓项目工期,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工作自觉性、主动性。科学预判经济运行形势,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应对,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二是进位加速。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级干部要承受压力、承担责任,要深刻认识到“慢进则退、不进则衰、倒退则亡”,奋勇争先,争当排头兵,巩固第一方阵地位。在新一轮发展中,各辖市、区要分析自身在苏南、全省的排位,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竞争对象。各条线各部门都要争先进位,在省内条线综合考核中要进入前三、力争第一,并争创更多特色亮点。通过各地各部门的一流工作、一流业绩,来形成全市的竞争力,巩固提升我市的江苏第一方阵地位。
三是创新加大。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延续敢于创新、敢于拼搏、敢为天下先的好传统、好做法,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善于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对目前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困难,积极寻求新的路径,大胆尝试新的办法,争取实现新的突破。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推广基层的改革经验,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一种大胆尝试、大胆探索的氛围,把基层和企业好的经验总结好、推广好,将我们身边创造的经验变成共同的法宝。
四是项目加力。把筹划、争取、推进重大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产业层次高、资源消耗少、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努力实现外资存量溢出和增量升级。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尤其是“510”项目,全力培育200个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力争全年新增产值1000亿元。着力推动项目对接,积极对接中央、省稳增长、扩内需、扩大外贸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排出一批新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的计划。做好项目的包装推介等工作,用项目来争取资金,缓解融资难问题。
五是监管加强。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各类风险的防范,加强经济运行监管,提高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能力。各级政府要尽快健全规章,完善政银企联合处置机制,有效应对企业互保存在的风险隐患。进一步发挥同业公会的作用,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依法经营意识。政府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应急机制,设立防火墙,找准防控点,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
市领导戴源、张春福、韩九云、徐光辉、蔡骏、王成斌、方国强、史志军和市政府秘书长徐新民参加督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