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常州网7月5日电:常州市审计局对常州2004-2006年科技三项费用的绩效审计结果表明,政府每投入1元钱,就带动项目单位投入10多元。 近日出台的审计报告表明,在接受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106项目中,各级财政3年来投入科技资金合计1.28亿元,引导企业投入13.17亿元,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十分明显。 资金的投入和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受调的106个项目中已完成93个项目,共计实现年销售收入87.12亿元,年增净利润5.61亿元,年上缴税金总额5.77亿元,出口创汇44.45亿元人民币。 政府及时有效的科技投入,对一些高科技、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扶持作用。如成立于1996年底的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当时注册资本只有80万美元,从2000年起得到了科技资金的不断支持,经多次增资、股权重组,到2006年底已发展成为注册资金4000万美元、销售收入20亿元,并在海外上市的民营科技型企业。 高效农业的发展也从中得益。常州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多年来在科技资金的扶持下,进行集约化高效养殖技术研究,大力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雪山鸡”新品种已通过审定。公司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被评为江苏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徐萍、益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