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招商网-常州投资项目综合信息平台
English | 日本語 | RSS订阅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投资常州 > 正文

回眸篇科学发展展阅常州新容颜

作者: 来源:常州日报 日期:2011-11-09 人气: 标签:

  市委书记范燕青在市委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五大建设”为抓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统筹中突出重点,在创新中推动落实,凝心聚力狠抓全面小康、创新创业、有效投入和城乡建设,结合常州实际,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生态城市、文明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富裕常州建设,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
  【全面推进小康达标】
  范燕青说,咬定今年县县达小康,始终强调“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这一标准。各地立足以民为本、改善民生,致力于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突出水环境整治,对已达标指标抓巩固,未达标指标抓进度,重点难点指标抓突破,各辖市(区)在去年达小康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武进区还率先明确了进军现代化的新目标。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常州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富裕常州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五个兼顾”为重点的利益协调机制,让改革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各地积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巩固完善农村养老、低保、合作医疗和被征地农民保障;形成集体财力稳定增长机制,为富裕农民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继续开展“百村帮扶、万户解困”活动,“党员进老区”、“百名企业家进老区”活动成效显著,为改善老区面貌、推进全面小康作出了贡献。预计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60元。同时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和途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住房保障规划,切实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入太湖河道水质和小康断面水质有所改善。
  【全面推进创新创业】
  范燕青说,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结合常州实际,坚持科技创新立足长远、突出重点、企业主体、务求实效的方针;坚持以机制创新、环境创新保障科技创新的快速有效推进;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技术创新一起抓,拓展企业有效投入之源,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快速协调发展;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整合资源,开拓与大学、大院、大所合作的新领域,促进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与集成创新紧密结合;坚持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各类园区裂变扩张式发展,按照“面向创新、面向企业、面向未来”的要求,全面提高科教城建设发展水平。 
  围绕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五大重点产业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五大工程”。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预计全年企业技术开发费超过50亿元。软件园获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称号,动漫基地被评为“全国十佳最具投资价值创意基地”。出台了加快引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意见,签约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项目17项。全力开展“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投资结构和项目规模有新变化,预计全年协议外资40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8.25亿美元;私营企业新增户数8300户,个私经济新增注册资本150亿元。新增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集团)3家,入库税金超亿元企业达13家。服务业发展量质并举,金融运行安全高效。
  【全面推进环境提升】
  范燕青说,今年全市上下致力于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城乡环境,致力于巩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市场监管五大机制,致力于城管长效机制落到基层、人头,城乡环境面貌加速变化。全年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110亿元,以建设国家生态市为目标,全力实施城乡绿化,大力推进全民造绿,“八路八口四河”绿化工程全面完成,“五公园三绿地”建设以及生态园林乡镇、居住区和单位创建活动进展顺利,全年新增绿地2000公顷以上,有望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清水工程”,市河整治成效明显。积极推进节能降耗,预计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2%。城市主要道路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城管水平显著提升。
  【全面推进社会和谐】
  范燕青说,在建设文明城市中,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重视为民办实事,优先发展公交成效明显,完成背街小巷整治和菜市场改造年度任务,开工建设儿童福利院。加大对困难群体和受灾群众帮扶力度,社会救助工作有序开展,慈善事业全国领先。加大城市形象宣传力度,推出常州“十大名片”。切实抓好精品生产,荣获省“五个一工程”组织奖。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教育、卫生事业均衡、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和“大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常州”建设,公众安全感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其各项取得新进展。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范燕青说,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全面部署新农村建设,全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改革工程、经济发展工程、农民致富工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农村强基工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速形成,高效规模种养水平名列全省前茅。开展“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活动,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千村整治、百村达标、十村示范,尊重农民意愿,不刮风,不搞大拆大建。注重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整体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格局。“三大合作”建设有新突破,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改革基本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482个,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7家。新五件实事进展明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50公里,村镇环境整治初显成效。顺利实施镇行政区划调整,加快推进“三集中”,为工业化和城镇现代化创造条件、夯实基础。农村社保不断完善,合作医疗水平逐步提高,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切实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工程,现代化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势头良好,各类典型大量涌现。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范燕青说,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组织全市党员学习党章,学习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全市迅速兴起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大力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全年共培训干部5620人次。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推公选21名优秀年轻干部。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认真做好各辖市(区)人大、政府、政协及镇人大、政府换届工作。扎实实施“强基工程”,农村“三级联创”、“双学双带”活动不断深化。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反腐倡廉各项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得到增强。
  预计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88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50亿元,实现利税300亿元,常州的综合实力又上新台阶。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