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甬祥副委员长(中)在省市领导陪同下,在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常州药物研究开发中心参观并发表讲话。 按照“建设平台、育聚人才、优选项目、创新机制”的发展思路,“中科系”研发群正迅速成为常州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短短一年,硕果满枝。5月4日至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副省长张桃林、省政协副主席周健民和市领导王伟成、沈瑞卿、朱龙虎、王成斌及市政府秘书长赵忠齐的陪同下,重点考察了我市天合光能、新瑞机械等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中科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以下简称“常州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常州药物研发中心等地,看望问候了广大科研人员。一路上,路甬祥对常州科技创新工作作了许多重要指示,希望常州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坚韧不拔、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出产学研结合“常州模式”。 总投资4000万元,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刚刚投入使用的“常州中心”宽敞明亮,环境舒适的办公区内,科研人员们紧张而忙碌。路甬祥一行先后考察了已入驻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研院分中心、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分中心、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分中心。每到一地,路甬祥都停下脚步详细询问研发及与地方企业实施产学研对接情况。江苏远宇电子集团董事长潘中来专程赶到与之合作的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分中心,向路甬祥副委员长汇报了双方合作成果。据了解,目前江苏远宇与成都有机所以股份合作形式,分别在常州和成都成立了中科来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面承接了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公司的先进锂电等新材料及锂电产品研发团队和多年积累的科技成果。在全新的创新体制和激励机制推动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环境友好的节能减排特色、高安全性及高能量体积比密度和优良循环特性、低成本的锰系聚合物理离子电池产业生产的前期准备已经完成。特别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关键的高分子隔膜技术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能大幅度提高电池性能并且绿色环保的水性粘合剂更是国际首创。 听完汇报后,路甬祥握着潘中来的手高兴地说:“感谢常州企业家,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投入科技创新。你们选择的产品很好,应用领域广泛,希望你们双方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将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在常期间,路甬祥还考察了天合光能、新瑞机械、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常州药物研发中心。他勉励天合光能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力争成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先行者。在新瑞机械生产车间,路甬祥表示,“你们的系统集成能力已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列。” 在5日上午召开的常州情况汇报会上,市长王伟成着重汇报了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有关情况。王伟成说,近年来,常州一手抓对外开放,一手抓科技创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市委、市政府突出企业主体、搭建创新平台、集聚优秀人才、实施重点项目,引导企业树立创新是灵魂、创新是生命、创新是竞争力的发展理念,引导企业调整投入结构,大幅提高科技创新投入,合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研发平台。在企业自建的基础上,加快常州科教城建设,使之成为集聚国内外科技资源,满足企业需求的创新大平台。此外,本着“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舞台、有前途、有利益”的原则,实施了一系列引进人才政策措施。尤其是中科院常州中心的建立为常州科技创新起到了龙头和示范作用。下一步,常州将与中科院一起将“常州中心”建设成为机制新颖、活力强大、前景广阔、企业满意的科技创新平台。 副市长王成斌具体汇报了我市科技创新的目标和措施,以及中科院常州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路甬祥对我市近年来的科技创新工作和中科院常州中心的建设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此次来常州考察,所见所闻令人感受颇深,备受启发和鼓舞。路甬祥说,考察了以天合光能、新瑞机械为代表的常州企业后深感惊叹,说明常州干部和企业家能办事、办大事。 路甬祥指出,中科院与常州的合作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大背景下,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积极搭建平台,集聚优秀人才,依靠市场机制,选择重点项目,不断努力探索出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带动全国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到常州来发展。因为常州有产业基础,民营经济充满活力,领导班子对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清晰,工作作风非常踏实。而且,常州的现状和常州的发展之路也决定了必须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通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持之以恒,创造出产学研结合的常州模式。 路甬祥对我市的科技创新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求真务实,坚韧不拔,改革创新,持之以恒,不断创造新优势,努力探索产学研结合常州模式,实现依靠科技,科学发展。 二是要用良好的环境集聚人才,用创新创业的宏伟事业改造人,进一步加大凝聚人才、教育引导人才的力度,特别要重视领军型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要让科技人才在市场中获得应有的报酬,因为市场的回报远远优于政府给的待遇。要继续在集聚人才方面多引进领军型人才,引导高端科技人才树立正确的理想,培养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勇气和胆量与企业家一起创新创业,在常州这片大地上闯出一片新天地,敢于把知识变成钱,造富于民,为推动国家的富强作出贡献。 三是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要积极探索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积极推动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在制度上有所突破,不断创新,以此更好更快地解放生产力。尤其在孵化器建设方面,要建设市场竞争能力最大、经济效益最好、转移转化能力很强的孵化器,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企业的主导作用,政府的支撑作用。各种评价考核体系要符合推动产业化的客观要求,政府的奖励和支持应放在科技成果孵化前期,风险较大的时候,通过建立风险基金给予扶持,在体制机制上创造出符合孵化器内在规律的有效经验,充分激发出创新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更多科技资源在常州结出累累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