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从市外经贸局获悉,在刚刚揭晓的江苏省级特色园区榜单中,我市“江苏津通国际现代产业园”、“江苏钟楼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园”、“江苏金坛光伏产业园”榜上有名,占新批园区席位的四分之一,作为今年市政府30项重点工作之一的开发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以来,我市1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以园区升级带动重大外资项目突破和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打造外资集聚区、制造业高地和科技创新平台,对全市经济贡献份额不断提升。1-7月,全市开发区实现地区GDP524.32亿元,占全市总额的42.6%,比上年同期提高5.8个百分比;完成实际到账外资10.51亿美元,同比增长4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3.65亿元,占全市的47.4%;业务总收入2638.41亿元,增长37%;基础设施投入70.58亿元,增长24.1%;自营出口35.95亿美元,占全市的48%。实际到账外资、业务总收入、基础设施投入分别比苏南地区开发区平均增幅高出23.9%、9.7%和25.2%。 外资集聚:以优化载体功能为重点,各级开发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武进高新区按照“做强9平方公里,做优24平方公里,拉开50平方公里”的思路,加快完善配套、推进功能建设和提升城市化水平;金坛开发区年内完成6平方公里、30万平方米地块拆迁,整合出一批工业净地;溧阳开发区围绕高标准道路、污水厂建设、加快拆迁等工作,加快优化城北工业园环境;天宁开发区提出“建设北区,提升形象;整合南区,改变形象”的工作目标。各开发区面貌明显改善,招商引资载体水平和配套能力特别是承载大项目、大产业功能平台迅速提升。 1-7月,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工商登记注册外资15.83亿美元,新批协议注册外资15.78亿美元,开发区的实际到账外资、工商登记注册外资、新批协议注册外资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6.8%、70.9%和86.2%。外资大项目纷至沓来,全市开发区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数10个,占全市的83%,其中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数9个,占69%,新批外资项目平均规模高达1397万美元,超过全市平均规模450万美元。 产业集约:以产业集聚为目标,以特色园区创建和推进为主线,各级开发区瞄准五大重点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各具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园区。溧阳开发区倾力打造生物医药园,武进高新区在沿江高速公路两侧加快精密机械及装备机械产业集聚,常州高新区软件园二期建设年内完工,钟楼开发区启动壹地创意设计产业园服务外包招商工作,武进开发区西太湖动画基地一期工程启动,戚墅堰开发区动画衍生产品基地准备就绪。全市开发区协议注册外资中,制造业比重近60%,实际到账外资中制造业比重占71.7%。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开发区快速集聚。 科技创新:以加快科技创新为抓手,各级开发区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常州高新区加快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设计和制造、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研发、商务等生产、科技服务型产业;武进高新区加快津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重点吸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多年海外学习及工作经验的海外留学人员;金坛开发区与中关村共建科技产业园,借力打造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钟楼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设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区、高新项目孵化区、创意设计研发区、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工作区和科技成果展示区,已有20多家企业和机构入驻。各开发区开启科技创新提升制造业基地的进程,开始了从工业园区向科技型园区的渐进。 环保先行:武进高新区启动“生态创建决战年”活动,钟楼开发区努力打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园,天宁、戚墅堰开发区全力推进ISO14000认证工作,建设环保和生态园区的理念成为开发区建设的发展导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