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招商网-常州投资项目综合信息平台
English | 日本語 | RSS订阅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投资常州 > 正文

支持农业发展我市一年投入39亿元

作者: 来源:常州日报 日期:2011-11-09 人气: 标签:
  我市审计部门刚刚结束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我市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围绕高效、生态、品牌、外向农业的发展目标,以产业促发展,用科技求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审计结果显示,2007年我市支农资金专项支出390554万元,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05557万元、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68309万元、对农民的各项补贴6413万元。
  在加大投入的前提下,我市调整农业区域和布局,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利用当地各种优势条件培育主导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实现农产品品种多元化。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多环节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集资金、技术、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及相关服务业。
  高效农业向规模化发展。高效农业面积显著增加,高效园艺业和高效渔业面积新增10.3万亩和8.2万亩,累计分别达到64.4万亩和25.2万亩,约占总量的70%和50%。生猪、肉禽、蛋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60%、91%、85%。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拥有1家国家级、16家省级和2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5.8亿元,利税5.3亿元,利润2.8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2%、10.5%、19.1%、8.6%。
  蓬勃兴起休闲观光农业。我市率先成立休闲观光农业协会,组织11家旅行社分别编排了6条工农业旅游线路,开展了“新常州、新农村、新体验”龙城乡村游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全市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6家,省级观光农业园4家、省级农家乐专业村1家,全市农业旅游人数达250万人次。
  农业产业富民成效明显。围绕高效、生态、品牌、外向农业的发展目标,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创“一村一品”经济发展模式,农业特色产业已成为这些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特别是花卉苗木特色村,农民来自花卉苗木的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重一般在80%以上。应时鲜果专业村,水果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份额也在50%左右,幅度在21%—91%之间。水产、畜禽养殖专业村,以规模养殖为主,对养殖专业户的增收作用更加明显。
  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通过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35个外资项目实际利用外资9503.4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25.8%。农产品出口额达到720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3%。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16.7亿元,完成农业增加值6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3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6.7%、12.9%。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县域经济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了农业快速发展。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