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招商网-常州投资项目综合信息平台
English | 日本語 | RSS订阅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招商动态 > 武进区招商 > 正文

武进科技镇长团“六大行动”注入科技新活力

作者:admin 来源:常州日报 日期:2012-08-01 人气: 标签:
  一方面高校科研力量寻求释放,另一方面因缺少智力支持而难以建立起带动产业升级的创新体系,这是县域经济发展遭遇的现实尴尬,破解这一难题,路在何方?
  今年,武进科技镇长团全面启动“六大行动”计划,上半年累计走访企业886家次,邀请来访专家、教授415人次,举办专题报告或讲座39场次,校企达成合作协议83项,合同金额达1656万元,新建各类研发平台24个。
  科技镇长团“六大行动”,为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之间架起了桥梁,打破了产学研合作一直存在的“若即若离”的怪圈,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双面胶”效应,把高校和地方政府“粘”在了一块儿。
  牵线搭桥,推动产学研合作
  5月17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8名院士和8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齐聚武进,举行“院士、千人计划人才武进高峰论坛”。同一天,“六大行动”中的创建“武进——高校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成立,首批加入战略联盟的共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
  在服务大局上,科技镇长团通过服务“510”行动计划企业,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上为武进贡献才智,并通过举办武进科技镇长团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在产学研合作项目上为武进添砖加瓦。
  “科技镇长团对于我们帮助太大了,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石。”山由帝奥技术部经理朱生荣告诉记者。
  山由帝奥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耐高温烤炉衬垫制造商。在武进科技镇长团的推动下,山由帝奥着手斥资组建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并以此中心作为平台,集聚国内VIP板领域的研发团队,和公司研发部门一起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新市场的开拓。
  “校企合作的一大障碍,就是沟通不畅。而‘科技镇长’具有双重身份,既是高校的特派员,又是企业的‘父母官’,还懂技术,经过他们牵线搭桥,校企双方很容易走到一起!”朱生荣说。
  招才引智,构筑智慧高地
  “人才蔚,事业兴”,一个地区人才济济,发展就会呈现勃勃生机和活力。
  今年,科技镇长团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储备优势,帮助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到武进创业,吸引优秀毕业生来企业就业。
  先后赴北京、天津开展了“龙城英才计划”武进推介活动;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与今创集团签署了就业基地协议;上海海洋大学产学研实习基地在经发区揭牌;作为项目引荐人,协助“千人计划”马晓光博士团队申报常州“龙城英才计划”,并落户经发区功能新材料产业园融资创业;邀请裘进浩教授、陈悦建博士、刘耀诚博士等“千人计划”专家及其团队参加百名“千人计划”常州行活动,并协助陈悦建博士、刘耀诚博士到武进经发区考察投资、创业;组织牛塘镇、湟里镇20余家企业参加了常州大学举办的2012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一年中,我区共引进“千人计划”3人、省“双创”人才2人、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8人、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112人、市县人才计划资助5人、985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136人。
  武进科技镇长团团长、副区长程海波说,“我们熟悉高校的科技、人才资源,通过挂职又对地方产业和企业的需求有了直接的了解,很快就能找到产学研合作的结合点,方便吸引更多的人才构筑智慧高地。”
  服务基层,打造创新平台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关键。单个的技术、成果固然不可或缺,但武进更需要的是与高校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的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而这种机制必须通过创新载体来实现。
  为此,科技镇长团结合自身及所在院校的研发优势,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力促“两站三中心”等科技平台的创建。
  武进经发区西太湖国际智慧园正式被科技部升级命名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获得常州市“一核八园”建设专项奖励资金500万元;
  横林镇政府与东北林业大学将共建横林地板工业研究院;
  经发区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共建的“高分子功能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授牌,经发区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共建的“先进高速驱动电机研究工程中心”启动建设;
  常州科教城与南京邮电大学达成合作建设研究院的意向……
  区委书记周斌指出,通过科技镇长团的牵线搭桥和积极推进,有力地助推了基层科技的创新,有效地促进了校企、校地的合作,为武进企业的加快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今后也必将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