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昨天,在常的全国人大代表阎立、王伟成、张红、周银妹、尹国新、周文舟等一行,专题视察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 在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稻种培育基地,正处于试种阶段的早熟晚粳稻长势良好。代表们走进田间,详细了解育种过程和稻种产量、效益等情况。近年来,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共培育出40多个高产水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4亿多亩,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其中,武育粳3号被誉为世界十大粳稻品种之一,武粳21号获得了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阎立向长期奋战在田间地头的农业科技专家们表示感谢,他说,种子产业是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武进水稻研究所广大科技人员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团结协作,为常州水稻单产实现全省“九连冠”做了大量艰苦扎实、富有成效的工作,也为促进全省粮食增产和农业科研发展作出了贡献;希望武进水稻研究所科技人员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意识,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水稻新品种,为我市水稻增产增收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辅展馆之一的江南花都产业园,全国人大代表们走进1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温室,这里培育的高档花卉成品花和半成品苗年产量达100多万株,年销售1.5亿元,在明年花博会前,常州家绿林果园艺有限公司还将投资1.65亿元,建成100亩世界领先的植物工厂生产区。代表们详细询问了花卉培育和销售情况,同时建议企业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围绕办好花博会,加快培育花卉种苗,早育苗、早成树,以良好形象展示常州花卉产业水平。 在金坛水产科技示范园和溧阳曹山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地,代表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现代农业科技被成功运用到水产养殖和林果种植领域。其中,由金坛市自主开发的蟹池微孔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凭借这一新技术,河蟹养殖亩产达到87公斤,每亩增收300元以上。长荡湖水上餐饮休闲一条街已经告别了过去污水四溢的情景,集中铺设的自来水和污水管网将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环境修复融为了一体。代表们对环境的改善表示满意,同时建议要进一步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真正做到富民和环保两不误。 视察中,代表们认为,我市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启动快、措施实、效果好,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地区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围绕2014年我市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代表们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升生产集约化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进一步增强经营活力,加快建设一批省内一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基地。 市领导戴源、蔡骏、俞志平、杨建、张耀钢和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周建伟陪同视察。(杨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