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传统产业”,这是长期以来,横林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而这里,是3组有些出人意料的数据:今年以来,作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横林镇申请专利164件,其中授权专利120件;全镇新认定高新企业3家,认定省、市级高新产品22只;在产学研合作中,新签订合作意向14项,新增实施产学研项目4项,并被推荐申报常州市产学研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千年古镇”、“传统产业”,这些名词和“创新能力”,在横林是如何被画上等号的? 率先起跑 后程发力 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横林镇的经济发展走在了全区前列。不过,“抢先起跑”的工业企业大都属于传统产业。事实上,直到2007年,工业经济总量名列全区前茅的横林镇还没有一家高新企业。 “传统产业不等于没有创新的条件,关键是如何引导企业家们转变思想观念,挖掘创新资源。”镇党委书记薛红霞这样说道。 为此,该镇积极培育创新土壤,通过后程发力,迎头赶上。他们专门成立了镇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各项创新机制,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特别是设立了200万元专项资金,对在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成果转化、注重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中小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为了增强创新能力,该镇根据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对全镇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行业进行排查摸底,建立高企培育对象信息档案,根据企业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持续发展能力等指标,实行梯度培育、跟踪服务。目前,全镇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0家,力争到2015年,全镇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0家。 屡获大奖 冠绝武进 今年2月14日,横林镇新东方村农民沈福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武进首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最高荣誉的个人。这也是继2010年江苏洛基木业有限公司“稻/麦秸秆人造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横林再次摘得这一殊荣。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由一个镇连续摘得科技创新最高荣誉,在我区历史上绝无仅有。 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横林镇,为了长远发展需要,已经先后与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签订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围绕地板、家具、电子信息、机电、压力容器等产业集群,该镇每年都组织多次科技对接活动,其中,先后有21家科研院所走进横林地板产业集群开展产学研活动,累计达成合作项目75项。 江苏洛基木业有限公司“稻/麦秸秆人造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就是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成果。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不仅减少了人类对森林资源的消耗,还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开辟了新的出路,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同时,洛基木业还负责起草制订了秸秆地板和秸秆饰面地板两项国家标准。 据了解,作为代表横林地方形象的一项传统产业,横林地板已先后参与起草和修订了7个国家标准和4个行业标准(规范),获得了400多项国家专利。 “六大抓手” 期待腾飞 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申报各类科技项目……目前,横林镇正以“六大抓手”为重点,大力拓展创新资源,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横林镇副镇长陆一告诉记者,该镇科技创新的“六大抓手”是:以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为抓手,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以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抓手,培育高新产业发展后劲;以申报各类科技项目为抓手,加快企业科技研发步伐;以组织校企科技对接为抓手,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抓手,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服务管理方式为抓手,提高政府服务企业能力。 平台建设是横林镇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以江苏东渊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为主体,2.3万平方米的横林镇新兴产业服务中心孵化器项目工程建设已经结束,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常州市孵化器项目。孵化器建成后,将成为横林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孵化基地。此外,该镇还积极规划建设横林科技创新创业中心,主要引进从事研发和初创型的高科技项目和企业。 两大中心的建设,将成为横林镇科技创新的新亮点,在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从研发中心、孵化器、加速器到工业集中区的一条龙服务的同时,也将给横林的科技创新插上翅膀,飞得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