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跻身国家级高新区后,武进高新区如何在“二次创业”中再创辉煌?武进加速现代化进程,高新区如何担当更大作为?近日,从高新区传来春讯:2013年目标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68亿元,规模以上产值67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8亿元,工商登记注册外资7.5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5.6亿美元。 数据显示,今年高新区确定的这些主要经济指标较2012年均增长20%,彰显了高新区敢于争先、勇于领先的决心。 “这是我们在充分认清自身使命,审视当前发展机遇后确定的新任务。”区委副书记、武进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凌光耀分析指出,高新区作为武进发展的龙头板块,理应在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所以要确定更高目标,谋求更大突破。 “机遇为发展提供着支撑。”凌光耀认为,当前高新区面临着三大机遇。其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带来国家层面、政策领域的发展机遇;其二,花博会的精彩绽放带来知名度扩大、集聚力增强的机遇;第三,高新区的成功升级带来集聚优质项目、吸引优秀人才的机遇。 现实的目标、重要的使命、良好的机遇,都将在高新区加快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中得到实现。转型升级以招商引资为主线,全力集聚优质项目,重点围绕半导体照明和电子信息产业链等产业方向,紧紧抓住川崎重工、电装等在手项目信息,继续主攻日本、德国等重点区域,确保年内引进超5亿美元项目1个、10亿美元项目1个。以市、区“510”项目为重点,全力做大优势企业,着力把入选企业培育成武进乃至常州产品结构调整的先行企业、科技创新的示范企业、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并力争在培育百亿企业上实现新突破。 科技创新重点突出企业主体,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突出创业平台,着力推进“两站三中心”建设;搞好创新活动,继续加强与科教城、南邮、南航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深度合作;突出科技金融,力争在确保存量不变的前提下新增融资超过30亿元。 “全面推进二次创业向纵深发展,奋力在全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当先行、挑大梁。”凌光耀表示,按照发展目标,到2015年,高新区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