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招商网-常州投资项目综合信息平台
English | 日本語 | RSS订阅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招商动态 > 武进区招商 > 正文

产城融合的常州担当:试验田武进创新创业创未来

作者:admin 来源:武进区 日期:2015-12-22 人气: 标签:
对于武进区而言,产城融合的试点虽然起步早,但前路同样漫长。目前,武进制定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在全省以综合成绩第一的评分,上报国家发改委。未来,通过产城融合的全方位推动,武进又将实现怎样的新跨越呢?
  清晨,在经开区广场上练一会太极拳,已经是张月兰老俩口的必修课。一年前,他们俩跟随在常州工作的儿子,从徐州来到这里生活。一开始来的时候有点不习惯,但现在越来越感觉这边好,桂花开的时候,走到哪儿都是桂花香。
  70多岁的张福和张基中,经常在一起切磋书法和绘画。他们分别从戚机厂和戚研所退休,一位政工干部和一位高级工程师,现在最常聊的,就是今年的区划调整之后,常州经济开发区的全新启航,会给老戚墅堰带来怎样的改变。
  37岁的许晓华,经营着这家床上用品店,她觉得,今年最大的收获,是自己有了第二个宝宝。儿女双全,夫妻和睦、事业有成,在许晓华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对未来,她也有着自己的憧憬。“虽然戚区环境很不错了,我们还是希望变成经开区以后,环境啊、生活啊,各方面更加美好,虽然家庭幸福了,周边环境更好的话,那就更开心。”
  在当地,曾经目睹过戚墅堰工业往日的辉煌、也切身感受到目前东大门发展有所滞后的居民,都有着相似的共同愿望。
  按照武进区产城融合的总体构想,坚持以人为本,是一项重要原则。武进提出,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产城融合的突出任务,充分满足各类人群的就业创业需求、公共服务需求、富裕文明需求、幸福生活需求,提升人的满意度和幸福度,加速人的现代化。
  这样的思路,将引领武进全区尤其是经开区的发展。常州经开区成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来编制战略规划。在产业方面,重点是提升区域特色产业,包括轨道交通、新材料、智能电网,更重要的一块,就是注重城市功能的引入。经开区总体规划的核心是,成为常州市“双创的新高地、东部的新中心”。
  推动产城融合,“生态是基础、绿色是底色”。
  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内,常州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长、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归博士瞿研,正带领团队商议明年企业的发展计划。当初,第六元素来到武进创业的一大原因,就是这里生机勃发的绿色。
  优越的生态环境,既是西太湖最亮眼之处,也是产城融合题中应有之义。园区对所有入驻项目精挑细选,要求入园企业必须做到“零排放”。
  沈方是园区内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员工,老家在徐州。2011年大学毕业后,她就来到了西太湖。随着生态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涌入到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这片沃土。
  如今,武进区正在全力推动城市的有机更新和产业的有序更替。
  武进区委书记周斌表示:“我们感觉产城融合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在产城人之间,我们认为产业是基础,城市是载体,人是核心,通过产业提升,来促进城市功能,再通过城市功能来集聚更多、更高素质的人,反过来提升产业和城市的品质。我们希望今后的武进,是空间结构合理、产业活力强劲,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生态环境良好,市民乐居幸福的这样一个产城融合的试验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
  连续三天,我们的镜头,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示了武进在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方面的思考与做法,一个“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新武进,在“产与城相融、人与城共进”等方面,一定会为全省乃至全国起到示范与引领作用。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