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口加工区是目前中国内地开放度最高的特殊封闭区域之一,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由海关实行全封闭监管的特殊区域。常州出口加工区于2005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成立,首期规划面积1.66平方公里,位于常州市北部、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范围内,交通便捷,沪宁高速公路沿区而过;距上海、南京两个国际机场分别为160和120公里,距常州长江港8公里,距常州机场15公里;距京沪铁路紧邻出口加工区,交通物流极为便利。
在出口加工区投资企业采用“境内关外”管理模式,除享有中国国内一系列优惠政策,还享有相当于在中国境外生产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出口加工区内海关实行“一次申报,一次审计,一次查验”,24小时通关服务的新通关模式,在有效监管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便利区内企业进行通关。区内设有海关、商检、银行、运输、仓储等机构,落户企业不出园区即可办理完一切进出口手续。

境内关外理念 特殊政策扶持
主要功能:加工制造项目、为区内企业服务的仓储、运输项目、机电产品售后维修服务项目、各类研发项目
特殊政策:在出口加工区投资企业采用“境内关外”管理模式,除享有中国国内一系列优惠政策,还享有相当于在中国国境外生产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进口免税:在常州出口加工区加工、生产的货物和应税劳务、免增值税、消费税;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模具、维修用零配件以及基础设施所需的机器、设备和建设用的基建物资、自用办公用品,均免征海关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出口加工区和出口加工区之间的产品、原材料、机械设备等进出货物免税。
★出口退税:在中国境内出口加工区外企业的货物到出口加工区视同出口,可享受国家有关增值税退税的优惠;从出口加工区外入区的国产机器、设备、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包装材料以及合理数量的建筑材料等均可以按出口办理退税。
★原材料保税:出口加工区内生产所需的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包装材料及耗材全额保税。

科学合理的规划
规划科学:围绕绿色工业园区发展战略,常州出口加工区以“科学规划、分类汇聚、滚动发展、分期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产业积聚,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联结成一个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其设施、管理、机制、环境、效益等均能体现国内外先进水平。出口加工区资源利用率最佳,依靠科技优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管理服务区:占地2公顷,包括海关、商检、管理大楼和监管仓库。
标准厂房:占地22.9公顷,建设16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
物流区:出口加工区南侧,紧邻卡口,规划面积10.07公顷。
综合配套服务区:规划面积4公顷,包括各类打工楼、公寓、酒店、写字楼、银行等配套设施。
产业导向
常州出口加工区鼓励设立出口加工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源加工产品出口,积极支持投资设立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产业,把出口加工区培育成现代科技产品基地和加工贸易基地,使出口加工区的经济实力及整体经济效能有较大提高,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行成知名企业云集、环境优美舒适、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发展区域。
区内可设置三种类型的企业:
一是出口加工型企业;
二是专为区内加工企业生产提供服务的仓储企业;
三是经批准专门从事货物进、出的物流运输企业。

保税物流功能
区内生产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或售后服务需要,可将未经实质性加工的货物运至境外或境内区外相关联的企业。
开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业务的区内仓储物流企业可将区内货物配送制境外或者境内区外(含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海关保税监管场所)相关联企业。
区内企业可以开展研发、检测、维修等业务。
其中对于入区经营的综合物流企业(国际采购配送企业、供应链企业、国际贸易企业)允许开展以下业务:
1、在不改变物权情况下,根据物权单位指令,将其存放于保税仓库内的货物向区内企业、区外企业、境外企业、其他海关监管区域企业配送。
2、在物权转移情况下,将自行在境外采购、区内采购、区外采购、其他海关监管区采购的货物存放于保税仓库内,然后向四类区域的企业销售;
3、在保税仓库内,开展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包括分类、分级、分装、刷帖标志、改换包装、加刷唛吗、拼装等);
4、接受境外企业委托,存放区外企业加工复出口的货物;
5、开展保税仓库内物品转往国内其他海关监管区域的移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