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下午,高新区隆重举行高新区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20年·20人”颁奖典礼。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和副省长何权分别发来贺信。市领导阎立、姚晓东、邹宏国、戴源、韩九云、徐光辉、蔡骏、俞志平、王成斌、朱剑伟以及张东海、李西宁、汤建龙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纪念大会。
在纪念大会上,市委书记阎立代表市四套班子和全市500万人民,对高新区成立20周年表示祝贺。
阎立指出,20年来,常州高新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发展指标保持年均25%的增幅,成为全市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区域,去年,在全省开发区综合排名中跃升至第三位。全区高新企业达221家,累计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200名左右,形成230公里的城市骨架道路,迅速建起了一座创新活跃、产业兴旺、人才集聚、环境优良的科技新城、产业新城、宜居新城。
阎立希望高新区要始终高举“高新”大旗,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立足全国树标杆,以披坚执锐、摧城拔寨之势,努力做好“五个担当”:
一是担当现代化建设先行区,既要成为全市最具发展活力的一个板块,更要成为常州转型发展的一个高地,自觉拉高标杆,对照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坚持转型升级与扩大总量并重,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园区开发与新城建设同步,担当全省全市现代工业化建设的排头兵。
二是担当特色产业聚集区。要提升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业整体水平,加快形成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千亿级滨江化工新材料产业带,加速提升汽摩配和刀具等传统特色产业的层次与规模,加快集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三是担当改革创新实验区。要加快完善破解要素瓶颈的体制机制,加快创新项目投资的管理体制,加快健全投融资机制、人才工作机制、服务企业机制,致力于园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推进。
四是担当开发开放先导区。要按照“城市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的要求,推进园区国际化、产业国际化,实现企业“大脑”在高新区、“核心技术”在高新区,推动由“高新区制造”向“高新区创造”的根本性转变。全力打造综合商务成本的洼地、国内外资本集聚的高地和中外客商居住生活的福地。
五是担当和谐发展示范区。要以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为最终目标,按照“国际化功能、生态化环境、现代化新城”的要求,打造精品城区;要加快推进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构建高新区独特的文化品格;要着力打造精致农村,推动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阎立希望高新区在冲刺现代化的征程中,踏着20年积淀的厚实基础,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干劲,咬定目标不放松,千方百计向前冲,为全市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高新区加快发展,让开放窗口更亮丽,让北部新城更璀璨,共同谱写高新区率先发展新的辉煌篇章。
市委副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戴源代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致辞。他表示,未来,高新区的发展将把纪念二十年作为新的起点,把改革开放的大旗举上新的高度,将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变成高新区发展的美好现实,做到无愧于历史的重托,无愧于领导的厚望,无愧于全区、全市人民的期待。
大会暨“20年·20人”颁奖典礼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李思思、张泽群主持,绚丽的舞蹈节目《鼓舞飞扬》的精彩亮相拉开了整台颁奖典礼的帷幕,典礼穿插了动漫剧、诗朗诵、杂技、歌舞表演等,而由著名歌唱家吕薇演唱的《东方红又红》和《大地之约》更是把会场推向高潮,在霓虹灯下,在在场观众热切期盼中,重头戏——高新区“20年·20人”的获得者分三批来到舞台中央,市领导阎立、姚晓东、邹宏国、戴源、俞志平,区领导张东海登台分别为他们授奖,表彰他们对常州高新区作出的杰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