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高新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创新的理念谋划工作,以务实的举措破解难题。 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3%左右;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6亿元,同比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7亿元,同比增长25%。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65亿元,同比增长10%;预计全年可新增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5家,累计达25家;华润包装、新阳集团产值跨上百亿台阶,全区百亿级企业累计达3家。现代服务业全年预计实现增加值243亿元,同比增长2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5%。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和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区项目一期基本完成。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0家,预计全年完成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引进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12个。引进大项目数量是我区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12项考核指标总体完成进度达到70%。光伏、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辆等四大新兴产业全年营业收入预计突破550亿元,同比增长30.6%;创意基地20万平方米的C、D、E大楼全面竣工,天合光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成启用,常州生物医药孵化器和海博医疗器械孵化器建成运营;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49个,预计全年新增授权专利3000件,其中发明专利300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累计达282家,在全省开发区中继续保持领先;举办“千人计划”医疗器械专业组年会和联想创业之星大讲堂。全年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14名,累计达到294名;引进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5名,超过历年总和,累计达到22名。 城乡建设:展示新面貌 围绕国际化、生态化滨江新城建设目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新城建设有力推进,环球恐龙城迪诺水镇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高铁生态公园、辽河路下穿通道和新龙湖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龙城小学、天合国际学校建成招生,生物医药产业园按照花园式园区的建设标准加快推进。建成百馨西苑、新景花苑二期等5个安置小区;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在市级年度考评中名列前茅,罗溪镇建成全市首个镇级城市管理平台;35条主要道路环境进一步完善提升,强势推进滨江化工区环境综合整治,全年关停化工企业15家。高标准推进京沪高铁沿线环境整治,村庄整治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7%,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 坚持民生优先,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成功举办全区首届运动会、高新区成就展、优秀建设者评选表彰、十万人喜看高新区等建区20周年系列活动,圆满完成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任务,建成226个道德讲堂,营造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建共享的和谐氛围。新北人民医院、三井卫生院基本建成,新桥卫生院落成投用。在全市率先实施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残疾人康复(庇护托养)工程;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农合补偿标准、低保户补助标准、边缘困难户补助标准分别得到提高;大力推进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法治新北、平安新北创建,全区信访总量和非正常上访数量实现“双下降”,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全区生产生活秩序继续保持总体稳定。 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围绕“制度建设创新年”、“基层组织建设年”、“能力作风提升年”三个主题年创建活动,全面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实施“固基强村”、“惠民连心”等“七大工程”,“三解三促”全面深入推进;圆满完成区镇两级人大、政府和区政协换届工作,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后备干部队伍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基层惩防“5+1+3”指标评价体系,全面践行“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有效推进“好班子创建、领跑赢在中层、争当金牌员工”三级联建和“三比三看”活动,深入实施“勤廉双优”岗位教育、“最优项目”创建;民主法治建设上,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发展大局,推动区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区政协发挥人才智力密集、社会联系广泛的优势,提出了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