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水平”,反映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包括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创新型科技园区内企业研发总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企业研发机构数3个子项。 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计算公式为:研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研发(R&D)经费支出/GDP×100%。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反映其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它也是常州优势指标,反映全社会科技投入和创新情况,是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标志,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可比性,2007年,美国为2.67%,日本为3.44%,德国为2.56%,韩国为3.47%。 2010年,江苏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1%,2011年为2.2%。常州2010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3%,确定2015年目标值为3%,高于省定目标值2.8%,而高新区2015年目标值为3.2%。 “创新型科技园区内企业研发总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是常州新增的特色指标,也是科技部考核创新型科技园区的重要内容。2010年,常州该项指标为3.1%,2015年确定目标值为6%。“企业研发机构数”,也是我市新增的特色指标,反映企业科技创新水平。2010年,常州为502家,2015年确定目标值为800家以上。作为拥有一核八园中的四园的常州高新区,2012年,光伏、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辆四大园区企业研发总投入29.1 亿元,占四园企业营业总收入的5.8%,完成了5%的年度目标。研发机构数也是常州新增的特色指标,2012年,高新区新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省外资研发机构3家,累计拥有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08家,完成了现代化指标178家的年度目标。而2010-2012年,高新区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1家,位居全市之首。 要想在研发水平上实现既定目标,下一步怎么做? 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高新区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将力争达到2.8%,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加快确立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主体性投入持续增长,推动社会多渠道投入大幅增长。在研发机构推进上,实施多级研发机构建设计划,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技术研究院,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千人计划”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支持外资企业来区建设研发机构,鼓励外资企业从加工生产向研发制造转型升级。 (据常州高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