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招商网-常州投资项目综合信息平台
English | 日本語 | RSS订阅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招商动态 > 新北区招商 > 正文

新北区成立NGO孵化器

作者:admin 来源:新北区 日期:2015-09-15 人气: 标签:
近年来,在国内发达地区,社会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逐渐凸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改革举措。
  一线城市里,NGO(公益组织)孵化器创建园区和办公室几何级增长。它们给予注册、管理上的政策指引,设立社会创投与链接资源。随之而来的是NGO注册量大幅提升,他们承接着金额高达数亿元的政府购买服务订单。
  如今,在常州,要找到一个可以栖身的NGO孵化器已经不难。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促使更多的社会组织体现专业作用和服务特色,新北区成立了常州市新北区社会组织服务发展中心,促进社会组织踊跃参与到社会建设与社会创新中来。今年7月21日,新北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北斗星公益园在河海商务大厦正式启用。
  公益组织,快到碗里来
  去年年底,32岁的赵阳注册了常州市新北区心灵之友联盟服务中心,时有所闻的精神残疾人的暴力问题引起了他的关注,他希望与专业的医疗机构、心理服务机构合作,用志愿行动,帮助这些精神残疾人减轻症状。之后,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北斗星公益园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水电、物业等服务,吸引了赵阳和其他8家社会公益组织进驻。北斗星公益园位于黄河东路89号河海商务大厦2楼,是由常州市新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建立的综合性、枢纽型的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服务平台。
  园区面积1000余平方米。设有社会组织联合办公区、流动办公区、公益培训区、讨论(个案)室以及北斗星公益书吧。北斗星公益园总干事潘凌燕介绍,公益园主要提供政策咨询、孵化培育、培训督导、推介展示、合作交流、组织评估等服务。“通过社会创业大赛选拔社会组织入壳孵化模式,提供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着力扶持处于萌芽期和初创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对处在发展期的社会组织会系统地集体培训和参与式工作坊进行扶持。期间会邀请专家和社会组织管理资深人士为社会组织进行项目督导和人员培训。同时,建立合作交流平台,对接政府、社区,真正使社会组织落地社区开展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各方面需求。
  结束草根公益组织的单打独斗
  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为北斗星公益园的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项目经理赵莹告诉记者,目前,一方面是国内公益产业链发展不够完善,信息不对等,使希望真正做善事的捐赠者无法找到适合的公益项目。另一方面,创新、接地气的公益项目却在为资金发愁,人员少、能力有限、品牌知名度低、无法自行造血,这些都是他们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转向社会寻求专业帮扶,却又缺乏这样的“天使”机构。
  “打个比方,公益孵化器在合适的温度和一定的时间内,将优良的、具备相关条件的‘公益蛋’孵化成小鸡,然后放手让它们成长。这些‘蛋’就是初创期的草根公益组织,孵化器主要为他们提供‘进圈子、找资源、长能力‘的机会。”赵莹介绍,今年,在新北,恩派将重点做好几项工作:一是专业承办2015“北斗星”社会创业大赛,选拔第一批孵化机构;二是对孵化机构进行引导与培育;三是支持新北区营造社会创业者与公益实践者的良好成长环境。
  2006年,恩派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致力于发掘处于创业期的草根社会组织。目前,这种“公益孵化器”模式,在全国多个大中城市推广复制。至2014年,已孵化“出壳”各类公益组织近500家,涵盖扶贫、教育、环保、青少年发展、助残、社区服务、社会工作等诸多领域。
  批量式生产,能否孕育出公益界的BAT
  在创业大街上,批量式生产的孵化器,能否孕育出公益界的BAT(三大互联网巨头)?几家入驻的公益机构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常州市新北区宜康养老服务社是一家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能开展助老公益活动、承接政府为老项目、实施专业评估等多元化服务。服务社为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求,针对老年人能力提供统一、规范和可操作的评估工具,科学划分老年人能力等级,参照政府制定的养老政策,作为为老年人提供适宜养老服务的依据。
  新北区老龄办副主任曹刚认为,为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与能力,成立养老服务评估组织势在必行。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9.6万人,60岁以上人口7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达21.2%,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目前,我市养老床位每千名老人四十张左右,也就是意味着,居家养老只能是最主要的养老途径。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怎样的援助服务对象符合标准?服务效果怎么样?老年人是否满意?是否达到效率最大化?这些都需要专业的第三方说了算。上海起步比较早,做得也很规范。去年,省民政厅也提出要加强评估机构建设、鼓励社会组织和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服务评估。现在,南京也已经有了专业的组织。”目前,宜康养老服务社已开始养老评估试点工作。
  相比于养老,这样一个有着最迫切社会需求的大话题,新北区心灵之友联盟服务中心,则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社会公益组织。
  常州市新北区心灵之友联盟服务中心,由常州市新北区残联主管,2014年12月8日常州市新北区民政局批准成立。中心面向新北区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开展服务,依托102医院、武进三院及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技术指导,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服药指导、上门随访、心理咨询等服务,为患者及家属开展定期康复指导与健康教育讲座,借助门诊日、庇护性就业等手段促使精神残疾人回归社会。
  中心负责人赵阳是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主要从事残联方面工作,接触的过程中,他发现,精神残疾的人,最需要关注的是这个群体,和他们家属的心理问题。
  “家里有个精神残疾人,最难受的是家属。出于好面子、怕麻烦等种种心理,大多数家属会选择把病人关在家里。长期接触不到外面的社会,他们跟正常社会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隔阂。”赵阳希望做的,就是和专业的医疗团队、心理服务团队、志愿者合作,一方面,帮助这些人减轻病情;一方面,帮助他们和他们的家属,解决心理问题。病情较轻的病人,联系所在街道帮其联系企业,找工作找活儿干,让他们自食其力。最终目的,是帮助他们走出隔阂,走向社会。眼下,团队已经有了二十多人,有街道的工作者,有解放军一零二医院的医生,有心理协会的会员。目前,新北区持证精神残疾人有千余人,这些病人,都是赵阳的服务对象。
  这些社会服务领域,还有缺口
  此次,北斗星公益园举办的社会创业大赛从报名情况上看,“有些机构看上去很红火,但实用性不高。”赵莹感觉到,同质化的公益机构比较多。而事实上,许多社会服务领域,还有一些缺口。
  “现在最急迫的需求,应该就是专业化的为老服务项目,现在有许多老年服务组织,陪陪老人唱歌跳舞,偶尔举办活动。这很好,但面太大,我们需要的是精细划分的领域。比如说,居家养老需要医护人员、心理人员,需要和医院的急救机构联系,对志愿者的专业性要求也很高。再比如说,失能、失智老人以及他们家属都需要关怀。还有临终关怀这一块,做的人也并不多。”
  另外一个引起社会关注的话题,是外来劳务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从偏远地区的农村来到常州打工,可是父母却忙于生计,无法照料他们,他们成了新留守儿童。“现在有很多相关的社会组织。但这些组织的存在方式能否真正的解决问题,还是一个问号。最主要的问题是,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得不到保证。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助学、陪玩、捐款。他们最需要的是有一个场所来托管他们,能提供一定的娱乐、教育,有人陪伴。但是很少有组织能够做到这一点。
  还有社会矫正人员这块,这些人如何慢慢回归社会,他们的心理问题,同样值得公益机构关注。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