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招商网-常州投资项目综合信息平台
English | 日本語 | RSS订阅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对外投资 > 对外投资要闻 > 正文

马国书:企业走出去要小心被“猎杀”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2-06-20 人气: 标签:

马国书

眼下,欧洲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一家中国公司此前为波兰政府举办欧锦赛承建的一条高速公路却没能如期交付使用。《华尔街日报》6月11日为此大做文章,标题极富挑逗性:“中国建筑业巨头兵败欧洲”。

然而,看完《华尔街日报》整篇的报道,所谓中国公司“兵败欧洲”事件,可谓迷雾重重,有诸多地方令人备感困惑。

首先,这家中国公司的竞标价仅是波兰政府预估成本的“一半左右”;而且竞标失败的欧洲公司事后提出了正式抗议,说中国公司不可能“在有利润的情况下实现其中标时的承诺”。难道说波兰政府不应该对这种“无利润”中标的情况进行深入考察吗?仅此一项,波兰政府就存在着某种不正当的动机故意或动机责任。

其次,《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这家中国公司最开始没有书面预算”。如果说一个中标公司都没有书面预算,仅凭“提交了工程师的简历以证明他们的资质,同时宣称公司有一亿美元的可用资金,从而成功地击退了欧洲公司的挑战”的话,波兰政府后续的“严格监管”就是前后矛盾。为什么波兰政府会给一个连书面预算都没有的公司网开一面让它中标呢?据解释,“在波兰,参与工程的所有人似乎都很信任中国政府,认为中国政府能够保证这项工程的成功。”原来,波兰政府让中国公司中标的如意算盘一开始就赌在中国政府可以承担所有损失的预盼上。

还有,波兰监管机构说,这家中国公司的管理层似乎忽略了这项工程的某些关键要求,包括公路下面三英尺高的通道,为了让青蛙及其他小动物能够安全穿过公路,这在欧洲是“标准配置”。而这家中国公司的高管直到2010年听说这些法律规定时表现得“很惊讶”。但《华尔街日报》在文章中写道,“负责监管的什切潘尼亚克表示,在2010年的设计和筹备阶段,这家中国公司实现了既定的目标,并展示出技术上的实力”。既然中方设计都已经实现了波方的“既定目标”,又怎么会漏掉波方要求的“标准配置”呢?我们有理由推断,这家中国公司在中标时并不知晓这项被故意隐藏了的“欧洲标准配置”。

无论怎样判断,从《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我们都看不到波兰政府在上述招标项目中的理性。他们也许只是看中了中国公司能够赶工期,又不熟悉海外投资规则的特点,认为值得冒险,反正横竖都不亏。很明显,投资波兰的这家企业或成“猎物”。

在中国企业全方位走向全球市场的当下,中国企业家们不仅要关注传统的政治和市场风险,类似《华尔街日报》所报道的上述波兰政府的所作所为,应该成为一种新型风险———“肥肉中国风险”,必须引起中国企业家投资海外市场时的新警觉。▲(作者是广东共赢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新闻: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