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招商网-常州投资项目综合信息平台
English | 日本語 | RSS订阅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投资常州 > 正文

我市科技创新系列报道之三:研发能力大提升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2-05-17 人气: 标签:我市 科技 创新 研发能力 大提升
     两年前的5月18日,西南交通大学正式签约入驻常州科教城,成为该校第一个产学研基地。而现在,科教城三期各研发平台建设正在全力推进中。
  日前,记者走进西南交通大学常州轨道研究院,亲身体验筹建中的国家轨道交通牵引动力重点实验室的实验。经过一年的建设,声学实验室已建好,分混响、消声、隔声室。在混响室,发出的声音仿佛停留在空中,悠长绵延;而在消声室,进去就感觉环境立即变得安静很多,部分发出的声音被四周的材料所吸收,即使面对面讲话,也感觉像离了几十米远;隔声室,则能确保处在房间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听到同样的声音,并保持声音均匀发散。
  这些有趣的实验只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部分。西南交通大学常州轨道交通研究院书记吴柏青介绍说,该重大平台项目一期投入4.5亿,将建设高速列车在线检测实验室、振动噪音实验室、新型磁悬浮实验室等几部分。其中,磁悬浮实验室将开发未来140公里以内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使能效更高,力求技术有重大突破,预计今年就能建成样车。
  大量研发平台,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在深入推进常州的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了巨大的力量。
  “我们主要根据企业技术需求进行定位,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开展战略新兴产品研发。”中国科学院常州合肥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说,研发机构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截至目前,研究所已经为200多家企业开发产品和提供测试服务,申报发明专利50多项,争取一批国家级的项目,开发出一批仿生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项目或产品,给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0多亿元,孵化了5家高技术公司。
  在机械研究总院常州先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里,摆放着一系列为企业研发的新产品。一台“数字化无模铸造成形机”正在“吱吱”地运动着。这些平时必须手工建模的产品,如今只需在电脑上输入铸造件的形状,聪明的“机器人”就能将其模具制造出来。
  “铸造业是最传统的产业之一,而对这些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就是产业提升。”机械总院主任助理陈文刚说,“我们就是要把想要的东西做出来。”目前,研究院已为广西玉柴开发了多款新型柴油发动机,原来需要6-8个月的模具成形时间现在缩短到半个月。
  研发最终为生产服务。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正日益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企业研发机构则成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保障。
  常州铭赛公司的成长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常州科技创新能力大提升的速度。铭赛公司是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及精密机电一体化作业装备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目前,常州铭赛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授权专利共计28项、申请专利共计28项。公司计划3年内建成集团型机器人产业合作园。
  据悉,截至2011年底,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38家,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795家,占比21.9%。全市建有市级以上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625个,其中国家级22个,省级284个。与“十五”期末相比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增加了7.6倍、企业技术中心增加了3.2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加了11.6倍、企业院士工作站新增37家、工程中心新增5家。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