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在全市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中营造树立“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氛围,我们推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系列专论。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胡锦涛同志所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作为首选,这对振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凝聚全民族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爱祖国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对民族的自尊与自信。悠悠历史长河,无论沧海桑田,中华儿女总是坚守着一份对祖国的无比忠诚、无限热爱。无数志士仁人为了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尊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舍生取义、精忠报国,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改革弊政、励精图治,治国安邦、施利于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浓浓的爱国主义情结,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既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一种政治原则、道德要求,也是一种民族精神。作为政治原则的爱国主义,强调公民具有热爱和保卫祖国的基本政治责任和义务,有利于提高公民自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政治素质;作为一种道德要求的爱国主义,要求人民把爱国、报国、兴国、强国、救国看作是崇高美德,把卖国、辱国、祸国、乱国、叛国视为对祖国和民族的不道德行为,甚至是一种犯罪行为,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作为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属于民族精神的核心部分,强调增强人民的国家意识、团结意识,强调激发民族志气,用奋斗目标激励人民,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以不断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地升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品格。 一个民族,要讲民族大义;每个公民,要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这样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样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走向富强。知荣明耻,热爱祖国,就是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切实加强自身修养,时时处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特别是要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爱国热情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凝聚到祖国的繁荣富强、统一大业而共同奋斗上来,一言一行,点点滴滴,形成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奉献祖国的良好风尚,在全社会营造“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良好氛围。 热爱祖国要从身边的事做起,爱祖国必须爱家乡。在“八荣八耻”的教育中,我们既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全市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特别是我们的党员和干部,要带头发扬浩然正气,保持民族气节,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忱,转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振兴中华的强大力量;同时,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家乡的强大动力,把祖国利益与地区发展结合起来,把实现远大理想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为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