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快速、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我市将整合现有应急资源,建设城市应急中心。这是记者从市政府7日召开的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获得的信息。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国家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我市按照省的要求,还增加了一类,即经济安全事件。根据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事件分为四级:一级(特别重大)、二级(重大)、三级(较大)、四级(一般)。 据悉,我市城市应急中心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到明年6月竣工。建成后的城市应急中心,将集110、122、119、120、市长公开电话于一体,统一受理各类报警与求援服务。中心通过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和GIS系统等与20多个应急联动单位构成应急网络,进行事件的快速处置。市民只要拨打上述四个特服号码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迅速得到应急中心的响应,及时获得紧急救援服务。同时,中心还建立统一的报警记录数据库,生成各种分析报告,充实和完善预案,为应急处理、指挥调度和决策分析提供支撑,建立科学化管理体系,真正做到统一接报,分类处置,综合调度,联合行动,快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置各类紧急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市委常委、副市长俞志平要求各级各部门明确要求,把握重点,加快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他指出编制应急预案要明确7项基本内容:一是建立有关组织,二是建立监测与预警制度,三是建立信息收集、预警行动、预警支持系统等,四是明确处置技术及相关机构,五是建立切实可行的分级和应急处置方案,六是建立重要物资储备与调度制度,七是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他最后强调,要统一领导,整体推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