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招商网-常州投资项目综合信息平台
English | 日本語 | RSS订阅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各国投资环境 > 欧 洲 > 哈萨克斯坦 > 正文

哈萨克斯坦贸易和投资指南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2-06-22 人气: 标签:

一、概 况

地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中部,北起乌拉尔,西至里海,南至天山山脉,东南至阿尔泰山山脉并与中国接壤,东西长2925公里。面积272万平方公里,人口1506万,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共有14个州和2个直辖市。

  首都:阿斯塔纳市,人口52万,1997年12月成为哈首都。原首都阿拉木图市为哈最大城市,人口120万,是哈经济、金融、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被称为南都。

  民族:130多个。哈萨克族占53.4%,俄罗斯族约占30%,此外还有乌克兰、乌兹别克、鞑靼、日耳曼、维吾尔等民族。

  宗教:哈萨克等中亚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俄罗斯、乌克兰等斯拉夫人信仰东正教;日尔曼及波兰人信仰天主教。

  语言:国语为哈萨克语,俄语可同等使用。

  自然资源:哈矿产资源丰富。钨、锌、重晶石储量居世界第一。白银、铀、铅、铬矿石储量居世界第二。铜居世界第九位。现已探明哈陆上石油可采储量为40亿吨,远景储量130亿吨。天然气储量3万亿立方米。预计哈属里海地区可采石油储量为36亿吨, 天然气储量为2万亿立方米。

  政治:哈萨克斯坦实行总统制,总统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议会(上院和下院)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最高法院行使司法权。1993年通过的新宪法规定哈国体制度为民主、世俗、法制和社会的国家。

  现任总统努.阿.纳扎尔巴耶夫,1991年12月1日以98.6%的选票当选为哈第一任总统,1999年1月10日哈第一次以差额方式进行总统选举,纳再次当选,任期7年。

  文化教育:哈基本无文盲,识字率达99.8%。哈现有高等学校146 所,普通教育学校8023所,中等专业学校235所。哈每万人拥有大学生约200人。

  生活水平:2004年,职工月平均工资212美元,官方失业率为8.4%。全国每千人拥有私车150辆,人均住房面积约16平方米。

  对外关系:目前,哈已得到120个国家承认,与110个国家建交,在29个国家设立使馆。现有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哈开设使馆和代表机构。

  中哈关系:1991年12月27日中国承认哈独立。1992年1月中哈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哈两国最高领导人曾多次互访。

  哈重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积极发展对华关系,希望与我,尤其是与我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哈支持我在台湾问题和反对民族分裂问题上的立场。

  二、 经 济

  原苏联时期,哈经济是在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运作的。原苏联中央政府利用哈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哈大力发展与原材料开采、初加工相关的重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等),而哈所需的日用消费品则由中央政府统一调拨,哈成了原苏联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从而形成了哈重工业发达,加工业十分薄弱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

  1991年独立后,由于原统一的经济和货币空间被打破,哈经济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为恢复国内经济,哈政府推行了实行本国货币-坚戈、经济私有化、放开对外贸易等一系列旨在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改革,但收效甚微。

  近几年,哈萨克斯坦的总体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其中住宅建设投资、通讯领域服务收入、外贸进出口额、财政收入以及航空运输业等均大幅增长。石油、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2004年哈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合423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9.4%,人均GDP 2700美元。年通货膨胀率为0.9%。

  黄金外汇储备:截止2004年12月30日,哈黄金外汇储备总量达143.418亿美元,其中包括国家基金50.648亿美元。

  内债:至2004年底,债务人债务18138亿坚戈(约合139.25亿美元),债券债务39105亿坚戈(约合300.23亿美元)。

  外债:至2004年12月,外债320.17亿美元。

工 业:工业总产值,2004年1—12月哈工业总产值约274.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1%。主要工业领域中,矿上开采业增长12.7%,其中天然气开采增长25.3%,原油及伴生气增长13.4%,铁矿6.3%,煤和褐煤2.3%。加工工业增长8.9%,电力、煤气、水的生产与销售同比增长3.5%。

  农牧业:农牧业用地面积1.89亿公顷,其中牧场1.48亿公顷,耕地3500 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2.2公顷,灌溉地面积155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黍、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甜菜、烟叶、向日葵。

  2004年1-12月,哈萨克斯坦农业总产值约51.09亿美元,同比增长0.1%。种植业所占比例从57%下降到56%,而畜牧业从43%上升到44%。粮食产量1237万吨,比2003年下降18.5%。牲畜存栏数为:牛237万头,马111万匹,猪134万头,羊1328万只。

  三、对外贸易

  目前,哈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2004年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总额为328.8亿美元(不含无序贸易),同比增长54%。其中出口201亿美元,增长56%,进口127.8亿美元,增长52%。贸易顺差73.15亿美元,同比增长62%。

  哈主要的贸易伙伴有:瑞士、俄罗斯、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中国、乌克兰、土耳其。

  2004年主要的出口商品:矿产品占68%,金属及其制品20%,食品及其原料4%,化工产品、塑料、橡胶3%,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仪器仪表2%,其它3%。

  主要进口商品:机械设备、交通工具、仪器仪表43%,矿产品15%,化工产品、塑料、橡胶13%,金属及其制品13%,食品及原料7%,其它9%。

  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管理对外贸易的政府部门是哈工业贸易部和国家海关委员会(隶属国家收入部)。

  哈已全部放开对外贸易,所有自然人和法人均可从事对外贸易活动。哈政府主要通过调节进口关税管理对外贸易,进口商品税率平均水平为12%;除武器、弹药、毒品、药品、废有色金属等个别商品(出口9个,进口11个)外,其他商品进出口均不需配额和许可证。

  哈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海关联盟的成员。哈与欧盟、澳大利亚、北欧国家、加拿大、美国、日本和中国等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加拿大、欧盟和澳大利亚、美国对哈实行普惠制。哈沿袭原苏联的做法,按普惠制原则对进口发展中国家产品给予优惠。自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凭原产地证书Form-A可享受优惠关税(75%)。哈于1996年1月份开始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已递交了“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体制备忘录”。

  货物进口通关时,需提交货物清单,按照不同的进口税率征收关税和增值税(税率15%);货物进关后可暂时存放在海关临时仓库,但时间不得超过2个月。人员入关时,需填写申报单,出关时需交回入关申报单。

  哈关于向境外汇款的规定:个人和法人均可通过银行向境外汇出其合法的外汇收入,但必须提供以下证明:个人-兑换水单、收入来源证明、从境外接受馈赠或遗产证明、外汇带入报关单。法人-贸易合同、交纳有关税收的证明。个人和法人在银行开设帐户、办理存款、汇款等业务必须有税务登记号。从1999年4月起,哈货币坚戈实行自由浮动汇率,政府不再干预汇率变化。

  2004年底坚戈对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131坚戈。

  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汇调控法”的有关规定,必须在银行和有经营许可证的外汇兑换点进行外币兑换业务,对坚戈与美元等世界主要货币的兑换在数量上无任何限制。

  通过哈边界海关时,必须如实填写申报单(携带3000美元以下现金无须填写)。入境申报单应妥为保存,出境时随出境申报单一并交海关。出境时携带货币不应超过入境时申报数额。如超过此数额,则需提供货币合法来源证明。

  四、外 资

  吸引外资:截至2004年12月,哈共引外资累计约342.56亿美元。至2004年12月底合资企业6422家(小型企业6125家, 中型企业20家, 大型企业97家)。外商独资企业9565家(小型企业9399家,中型企业117家, 大型企业49家)。外资投入的主要领域是:石油天然气、矿山冶金工业、金融等。哈鼓励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基础设施、加工工业、农业和新都建设等。

  2003年1月8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投资法》(以下简称“新投资法”,全文内容见附件)出台,1994年12月颁布的《外资法》和1997年2月本部的《国家支持直接投资法》同时废止。这是哈在投资立法领域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新投资法主要内容

    新投资法共四章,二十四条,规定哈政府对投资,包括外商投资的管理程序和鼓励办法。 
新投资法规定,国家通过实施特惠政策,通过政府授权机关鼓励流向优先投资领域的投资。授权机关实际上指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工贸部投资委员会(原属哈外交部,2002年8月政府部门重组划归工贸部)。该法没有明确优先投资领域清单,据哈投资促进中心总裁巴塔洛夫透露,原鼓励投资法规中的优先投资领域(农业、加工业、基础设施项目)基本维持不变。鼓励投资政策的实施程序同以前大体相同,即由投资委同投资商签署投资合同明确给予的优惠条件。 
    特惠政策包括三种形式:减免税,免除关税,提供国家实物赠与(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е натуральные гранты)。税务投资特惠期(含延长期)最长五年。减免税的对象主要是财产税和利润税。免除关税的期限(含延长期)最长五年,适用对象为投资项目所需设备的进口关税。国家实物赠与的内容包括是财产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价值不得超过投资总规模的30%。 
   在投资者权益保障方面,规定,投资商可以自行支配税后收入,在哈银行开立本外币账户;在实行国有化和收归国有时,国家赔偿投资商的损失;可以采取协商、通过哈法庭或国际仲裁法庭解决投资争议;第三方完成投资后,可以进行投资商权利转移。 
    为保持投资鼓励政策的延续性,新投资法明确在其生效前“同授权国家投资机关签订的合同提供的优惠保留到该合同规定期满”,解除了现有外资企业的后顾之忧。

  二、新旧投资法规的区别

    新投资法的酝酿工作已经持续两年之久,期间争议不断,其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国内外投资商的优惠待遇问题。同原来的《外资法》和《国家鼓励支持直接投资法》相比,最大的差别是取消了原来某些只针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对国内外投资一视同仁,实行统一的特惠政策。 
    新投资法减少了特惠政策的实施期限。原《国家支持直接投资法》中规定的税务和关税减免期(含延长期)最长可达十年,新投资法缩短到五年。在关税减免方面的规定趋于苛刻,原《国家支持直接投资法》规定“实施投资项目所必需的设备、原料核材料全部或部分免征进口税”,新投资法规定免税对象限于哈无法生产的机械设备。 
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资法扩大了“投资”概念的外延,增加了租赁对象这一客体。在投资争议的解决程序方面,新投资法首次明确规定投资争议可以经过国际仲裁法庭解决。这两点应该说是新投资法制订者做出的有利于投资商的规定。

2005年4月

  附件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投资法

    本法调节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内的投资关系,确定鼓励投资的法律基础和经济基础,保障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投资的投资商权利保护,确定国家支持投资的措施、涉及投资商争议的解决程序。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法适用的基本概念

  本法中使用以下基本概念: 
1 投资——指所有形式的财产(自用商品除外),包括签订租赁合约后的租赁对象,以及投资商投入法人法定资本或用于增加商业活动资产的针对租赁对象的权利。
2 投资活动——法人和自然人参加商业组织法定资本,或创建、增加商业活动资本的活动。 
3 投资特惠——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向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人定向提供的特权。 
4 投资项目——投资新建、扩大或更新现有生产的一系列措施。 
5 投资争议——在投资商进行投资活动时,投资商和国家机构之间发生的有关投资合约业务的争议。 
6 投资商——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从事投资活动的法人和自然人。 
7 国家实物赠与——属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有的财产无偿转给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人所有或使用(指土地),以用于投资项目。 
8 合同——规定投资特惠的投资合约。 
9 示范合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核准的,签订合同时使用的标准合同。 
10 授权机关——被授权直接签订和监督执行合同的中央执行机关。 
11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人——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程序组建的法人,包括含有外商投资的法人。 

第二条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投资法律

  1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投资法律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为基础,由本法和哈萨克斯坦其他法律文件组成。 
2 本法不调节以下关系: 进行国家预算资金投资;向非商业组织,包括用于教育、慈善、科学或宗教目的的投资。 
3 本法规定不适用于在投资活动中发生的,属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其他法律适用范围的关系,这些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 如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批准的国际条约做出不同于本法内容的其他规定,则适用国际条约规定。 

第三条 投资活动客体

  1 除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另有规定外,投资商有权从事任何项目和商业活动。 
2 基于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文件可以确定限制或禁止进行投资的活动种类和(或)地区。

第二章 投资法律制度

  第四条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投资商活动的法律保护保障

  1 投资商享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本法和其他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文件,以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批准的国际条约保障下的完全的、无条件的权利和利益保护。
2 投资商有权享有因国家机关颁布不符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文件,或上述机关责任人违反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民法的行为(不作为)而造成的损害赔偿。 
3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保障投资商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机关签订的合约条件,根据双方协商对合约进行修改除外。 
本保障不适用于: 
(1) 由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变更和(或)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变更而导致的进口、生产、消费税纳税产品销售程序和进口条件变更。 
(2) 为保障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健康和道德,哈萨克斯坦法律进行的修改和补充。

第五条 收入使用保障

  投资者有权: 
1 在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纳税和缴纳其他财政上缴费后,自行使用自己的活动收入。 
2 根据哈萨克斯坦银行和货币法律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银行开立本币和(或)外币账户。 

第六条 国家机关有关投资商活动的公布

  1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机关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公布触及投资商利益的正式通告和法律文件。 
2 保障投资商能够自由接触有关法人登记、法人章程、不动产交易登记以及许可证发放有关的信息,含有商业秘密和其他法律保护秘密的信息除外。 

第七条 国家机关对投资商活动能够的监督和检查

  1 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文件规定授权的国家机关对投资商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对投资商活动监督和检查的程序和期限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规定。 

第八条 国有化和收归国有时投资商的权利保障

  1 只有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下,才允许对投资商财产进行强制没收(国有化和收归国有)。 
2 进行国有化时,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完全赔偿投资商因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颁布国有化法律文件而造成的损失。 
3 将投资商财产收归国有时,向其支付财产的市场价值。 
财产的市场价值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规定程序确定。 
4 关于收归国有的财产所有者已经获得等价赔偿的争议可以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5 当收归国有义务行为停止时,投资商有权要求返还保留下来的财产,但应返还其取得的赔偿金额,并扣除由于财产市场价值下降造成的损失。 

第九条 争议解决

  1 投资争议可以通过谈判解决,包括吸收专家参与或根据以前双方商定的程序解决争议。 
2 本条第一乱规定程序无法解决的投资争议,根据国际条约或哈萨克斯坦法律在哈萨克斯坦法庭以及协定双方确定的国际仲裁机构解决。
3 不属于投资的争议,根据哈萨克斯坦法律解决。 

第十条 投资商权利的转让

  如果在外国或其授权的外国机关在有为其所作的投资保障(保险合约)的前提下,为投资商在哈萨克斯坦付款,并因此将投资商的上述投资权利转让给外国或其授权的外国机关(或投资商答应外国或其授权的外国机关的投资权利要求),则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上述转让只有在投资商进行投资和(或)其完成合同规定义务后方承认其合法。

第三章 国家对投资的鼓励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投资的目的

  1 国家鼓励投资的目的为建立有利的投资环境,发展经济,采用现代化技术扩大和更新现有生产能力,新建和保持现有的劳动岗位以及保护环境。 
2 国家对投资的鼓励体现为提供投资特惠。 

第十二条 授权机关

  1 国家鼓励投资通过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的授权机关进行。 
2 授权机关在其权限内,为完成所责成任务,有权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规定程序吸收有关国家机关的专家、哈萨克斯坦法人和自然人顾问和专家进行工作。 
3 授权机关的活动受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核准规定的约束。 

第十三条 投资特惠的种类

  根据本法,通过与授权机关签订合同,可以提供以下投资特惠: 
1 税务投资特惠; 
2 免交关税; 
3 国家实物赠与。 

第十四条 提供投资特惠的程序

  1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根据贡献分级核准清单表确定提供投资特惠的优先投资领域。 
2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就每一优先活动领域核准最高投资额度和投资税务特惠的期限,由授权机关提供投资特惠。 
3 如投资额超过最高额度,则投资税务特惠的有效期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通过的决议确定。 
4 通过同投资商签订合同提供投资特惠。 

第十五条 提供投资特惠的条件

  在下列条件下,提供投资特惠: 
1 符合规定的优先投资领域清单; 
2 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人所有的资本进行投资,新建、扩大和采用新技术更新现有生产。 
3 提交本法第十九条所列的确认投资商执行投资项目的金融、技术和组织能力等所须文件。 

第十六条 税务投资特惠

  1 税务投资特惠的期限根据资本投资的规模确定,最长不超过五年。 
2 税务投资特惠开始适用的时间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税法在合同中规定。 
3 已经适用特别税务制度的法人活动,以及根据土地使用合同进行的活动不享受税务投资特惠。 
4 投资税务特惠不适用于通过国家实物赠与形式提供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人所有的资产。 

第十七条 免除关税

  1 在下列情况下,进口用于投资项目的设备及其配件可以免交关税: 
(1)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不生产类似设备及其配件; 
(2)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类似设备和配件生产不足,无法用于行投资项目的活动; 
(3)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生产的类似设备和配件不符合投资项目的要求; 
2 从合同完成登记开始计算,免除关税的期限为一年,可以延期,最长不超过五年。 
关于免除关税以及延长免税期的决议须由授权机关通过。 
3 根据本条第二款通过的决议,由授权机关向国家海关事务授权机关通报。 

第十八条 国家实物赠与

  1 国家实物赠与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或授权机关商有关国家国有财产和土地资源管理机关根据本法规定程序,依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移交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 
关于提供国家实物赠与的协商期限为函询之后的十五个工作日。 
2 下列财产可以实施国家实物赠与: 
土地,房屋,建筑,机械设备,计算机,测量和调试仪器和装置,交通工具(轿车除外),生产和管理用具。 
3 国家实物赠与的估价根据市场价值,按照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规定程序进行。 
4 国家实物赠与最多不超过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人资产投资规模的百分之三十。 
如果拟给予的国家实物赠与的评估价值超过指定规模,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人有权在支付市场价值和国家实物赠与最高指定规模的差价后,取得有关财产。

  第十九条 申请投资特惠的要求

  在以下文件齐备的情况下,授权机关接受和登记投资特惠申请: 
1 经过公证的法人国家登记证明副本; 
2 经过公证的法人统计卡; 
3 经过公证的法人章程; 
4 根据授权机关规定要求制定的投资项目商务计划; 
5 完成投资项目所需的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和投资资产购买论证文件; 
6 项目资金来源和担保文件; 
7 确认给予投资商国家实物赠与的规模(价值)和关于提供国家实物赠与的初步协议。 

第二十条 投资特惠申请的审议期限

  投资特惠申请提交授权机关审批。授权机关根据本法地十五条规定要求通过关于提供税务特惠的决议,并在提出申请之后的三十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做出书面答复。 

第二十一条 合同的签订

  1 授权机关在通过提供投资特惠决议后的十个工作日内,参照示范合同内容制定和签订合同。 
2 合同签订之后五个工作日内由授权机关完成登记并开始生效。 

第二十二条 解除合同的条件

  1 投资特惠在合同期满后停止生效,或在本条规定的程序内在合同有效期满前停止生效。 
2 在下列情况下,合同有效期可以提前终止: 
(1) 经双方协商解除合同; 
(2) 单方解除合同; 
3 在下列情况下,授权机关有权在发出书面通知投资商三个月后,单方面解除合同。 
(1) 发现申请人歪曲或隐瞒信息,并影响通过了提供投资特惠决议。 
(2) 投资商不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在上述情况下,投资商应补交根据投资特惠合同免交的关税和税款,并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接受罚款制裁。 
4 如果投资商单方面提出提前解除合同,则其应补交根据投资特惠合同免交的关税和税款,并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缴纳罚金。 
5 如果双方协商提前解除合同,投资商应补交根据投资特惠合同免交的关税和税款。 
6 提前解除合同时,投资商以实物形式归还其获得的国家实物赠与,或者返还根据合同条件确定国家实物赠与的最初价值。

第四章 最终条款

  第二十三条 合同的稳定性

  在本法生效前同授权国家投资机关签订的合同提供的优惠保留到该合同规定期满。 

第二十四条 废止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部分法律文件

  废止下列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法律文件: 
1 1994年12月27日颁布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国投资法》(《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公报》1994年第23-24期,第280页;1995年第20期,第120页;《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议会公报》1996年第14期,第274页;1997年第11期,第143页;第13-14期,第205页;第17-18期,第218页;1998第5-6期,第50页;1999年第21期,第786页,2000年第10期,第244页); 
2 1994年12月27日颁布的哈萨克斯坦最高苏维埃《关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外资法〉执行程序的决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公报》1994年第23-24期,第281页),1995年第1-2期,第15页); 
3 1997年2月28日颁布的《国家鼓励直接投资法》(《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议会公报》1997年第4期,第50页;1999年第21期,第786页)。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优先投资领域投资优惠优惠政策(2003年5月公布) 
投资优惠体现为免征所得税、社会税和土地税。其中所得税免征期限为1至5年。社会税和土地税的免税期限同投资额挂钩,具体如下: 
1、投资额折合500万(不含)美元以下,免征2年。 
2、投资额折合500至1000万美元(不含),免征3年。 
3、投资额折合1000至2000万美元(不含),免征4年。 
4、投资额折合2000万美元以上,免征5年。 
新规定中还设立了各领域享受投资优惠政策投资总额的上限,具体为: 
1 农业,1亿美元。 
2 林业及其服务,1亿美元。 
3 捕鱼、养鱼及其服务,1亿美元。 
4 食品生产,1亿美元。 
5 纺织品生产,1亿美元。 
6 服装生产、皮毛加工和染色,1亿美元。 
7 皮革、皮革制品和鞋类生产,1亿美元。 
8 木材加工及木制品生产,1亿美元。 
9 纸浆、纸张、纸板及其制品,1亿美元。 
10 印刷及印刷服务,1亿美元。 
11 石油制品生产,1.5亿美元。 
12 化学工业,1.5亿美元。 
13 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1.5亿美元。 
14 其它非金属矿产品生产,1亿美元。 
15 冶金工业,1.5亿美元。 
16 金属制成品生产,1.5亿美元。 
17 机器设备生产,3亿美元。 
18 办公设备和计算机生产,1亿美元。 
19 电力机器设备生产,1亿美元。 
20 无线电、电视、通讯器材生产,1.5亿美元。 
21 医用设备、测量工具、光学仪器设备生产,1亿美元。 
22 汽车、拖车和半拖车生产,3亿美元。 
23 其它运输设备生产,1.5亿美元。 
24 家具和其它产品生产,1亿美元。 
25 原料二次加工,1亿美元。 
26 电力、天然气、热气和水生产,1.5亿美元。 
27 集水、水处理和分配,1.5亿美元。 
28 建筑,3亿美元。 
29 宾馆和餐饮服务,1.5亿美元。 
30 陆上运输,1.5亿美元。 
31 水运,1.5亿美元。 
32 航空运输,1.5亿美元。 
33 教育,未规定。 
34 卫生和社会服务,未规定。 
35 休息、娱乐、文体活动,未规定。 
注:哈政府将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休息、娱乐、文体活动等领域列入了享受优惠政策的优先投资领域,但未明确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税 务 

根据哈萨克斯坦“税法”,主要有以下税费: 
1、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年收入总额分档次纳税,税率为5%至30%; 
年 收 入 额 税 率 
126675坚戈以内 5%(即6334坚戈) 
126675-253350坚戈 6334坚戈+超过126675坚戈部分的10% 
253350-548926坚戈 19001坚戈+超过253350坚戈部分的20% 
548926-1097850坚戈 63337坚戈+超过548925坚戈部分的25% 
1097851坚戈以上 173122坚戈+超过1097850部分的30% 
2、法人所得税:按照年度总收入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后的金额的30%的比例纳税,其中经济特区内的法人所得税为20%。 
3、 财产税:财产税的对象是除交通工具以外的基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资产,税率为1%。 
4、 增值税:税率为15%。 
5、 消费税:销售酒类、烟草、鲟鱼、黄金及白银首饰、原油和成品油等商品需交纳数额不等的消费税。 
6、 社会税:工资额的21%。 
7、 道路税:法人年收入的0.2%。 
8、 社会保障费:工资额的1.5%。 
9、 职工社会义务保险税:工资额的30%,其中85%用于退休基金,10%用于医疗保险,5%用于社会保险金,外国公民不需交纳退休基金。 
10、 红利税:所得红利的15%。 
11、 利息税:所得利息的15%。 

六、外国人在哈申办劳动许可应提供的文件及应交费用应提供的文件: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经公证的公司章程复印件; 
3、劳动力、自然人、法人来哈合同复印件(合同应包括工作地点、医疗保险责任和义务、劳动保护责任和义务、在哈期间发生意外事故保险规定、发生死亡事故时遗体运回国内费用规定); 
4、如外国公民担任领导职务,应提供医疗保险证明复印件; 
5、来哈的外国专家、工作人员姓名、出生年月、国籍、专业或文化程度、将担任何等职务清单(5份); 
6、相关专业(学历)证明; 
7、哈卫生部所要求的体检证明(包括爱滋病检验证明); 
应交的费用: 
1、相当于20倍核算指标的许可费; 
2、补偿费用:在哈工作的每个专家每月应交纳相当于3倍核算指标的补偿费用;工作人员每月应交纳4倍核算指标的补偿费用; 
3、高于回程机票金额20%的保证金,如本人持有回程机票,则无须交纳保证金,但必须提供回程机票复印件; 
4、每人应交纳1000美元保证金(按当时比价兑换成坚戈),离开哈境时返还。 

七、在哈开办公司和公司代表处的程序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司法部为办理公司、企业和代表处登记注册的哈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所交文件是否符合有关程序,在15天之内决定是否对申请者进行登记注册,并对符合要求者颁发有关的登记注册证书。 
登记注册独资公司应提交的文件: 
登记申请:经公证的成立大会纪要(如创办者超过一个人);
章程:创办者批准的章程;成立合同(如创办者超过一个人);
银行证明:已将不少于创办文件中指出的法定资金的25%存入银行的银行证明,或关于对创办者的投入资金评估已进行过独立的审计检查的文件;如创办者之一为国有企业,则应提交其同意投资的证明;如投资者为法人,应提交经过公证的国家登记证书和统计卡复印件,如投资者为自然人,应提交其护照复印件;
其它:统计机构颁发的统计卡;证明法人位置的文件;交纳登记费收据或支付委托书的复印件。 
登记注册代表处应提交的文件: 
    登记申请;法人批准设立代表处的文件;
委托书:附有经过公证的哈语或俄语译文的法人发给代表处领导的委托书;附有经过公证的哈语或俄语译文的法人成立代表处决定的摘录;
经过认证的商业目录摘录或附有经过公证的哈语或俄语译文的其它能证明根据本国法律在哈设立代表处的主体为法人的文件;
经过公证的法人成立文件的复印件或附有经过公证的哈语或俄语译文的含有法人经营种类的成立文件的摘录;
其它:证明外国法人代表处位置的文件;交纳国家登记费收据或支付委托书的复印件。 
拟在哈登记注册公司或代表处的中国法人或自然人,有关其情况的文件须到哈驻华使馆进行认证。最好委托哈当地的律师到司法部登记注册。 

八、中哈经贸关系

    中哈直接的经贸联系始于1992年。近年来,通过中哈双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中哈经贸关系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在哈有石油、汽车组装、银行等大型经贸企业和合作项目,哈已成为我在境外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04年12月,中国直接投资达14.702亿美元,占第七位。

中哈历年的贸易情况(中国海关统计):

年份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出口额(亿美元)

进口额(亿美元)

1992

3.7

2.7

1.5

1993

4.3

1.7

2.6

1994

3.3

1.4

1.9

1995

3.9

0.7

3.2

1996

4.5

0.9

3.6

1997

5.2

0.9

4.3

1998

6.3

2

4.3

1999

11.4

5

6.4

2000

15.6

6

9.6

2001

12.8837

3.2772

9.6

2002

19.5

6

13.5

2003

32.8643

15.655

17.2093

2004

44.98

22.11

22.86

    中哈两国经贸合作的主要特点是:

    1、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各种产品在哈市场都有较大的需求,而且可以进一步转销到邻近国家市场;哈轻纺、建材、制药、机械加工工业十分薄弱;哈虽有雄厚的重工业基础,但目前这些企业的技术、设备普遍老化等;所有这一切为开展中哈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问题不少:主要是:目前哈正处于经济转轨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法律法规不健全,且多变;通过“旅游贸易”等非正规贸易渠道进入哈市场的伪劣产品损坏了中国产品在哈形象;公路运输中的摩擦时常发生等。

    3、贸易渠道不畅:交易方式不规范,合作区域有限。哈萨克斯坦经济私有化以后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各种企业和公司,资金和规模都比较小,缺乏从事国际贸易的经验。目前中哈企业贸易中仍大量使用现金支付、预付货款等方式,债务纠纷多,风险大。双方企业缺乏必要的信任,合作渠道不畅,是双方开展经贸合作的最大障碍。

    哈萨克斯坦地域辽阔,石油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经济实力居中亚国家首位。俄罗斯、土耳其、韩国企业的影响早已深入哈经济生活中,西方一些大公司越来越多的参与哈的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行业。随着哈萨克斯坦市场经济条件逐步成熟,在这一市场上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尽管目前中哈经贸合作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少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两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开展中哈经贸合作机遇大于挑战。 

九、旅哈中国公民须知
 
    1、 入出境 
    (1)根据中哈两国领事协定,持中国外交护照、公务护照人员来哈无需办理签证。 
    (2)持因公普通护照、因私护照者需在哈驻华使馆或驻乌鲁木齐签证点办妥哈入境签证。 
    (3)入境时须在海关申报单上如实填写所携带的人民币和外汇数额及须申报的物品。出境时亦须出示入境时填写的海关申报单,并如实申报,所携带的人民币和外汇数额不应超过入境时申报的数额。 
    (4)入出境时注意查看哈边防检查站是否在护照上加盖了验讫章,如哈边防检查站未盖入境章,在哈申办居留登记和出境时均会遇到麻烦。 
    (5)严禁私自携带毒品、酒精、药品等物品。

    2、 办理居留手续 
    (1)在哈临时逗留的中国公民抵达目的地后,其护照应于三日内在当地的护照签证局办理居留登记手续。由接待单位出具申请函,无接待单位者,由本人提出申请。其住处须与申请函中所指地址相符。不相符者被视为违反居留法规。如住处更换,须到护照签证局申请变更。阿拉木图市有七家旅馆可为住宿旅客办理居留登记手续。外出时必须随身携带护照。 
    (2)中国公民可在哈境内去向外国人开放的地区自由旅行。应某一单位邀请临时来哈的,由接待单位通知内务部门,因私来哈的如访问其它城市,须向当地的护照签证局申请,由其出具有关手续后方可前往。 

十、政府机构
 
    1、 政府机构 
    哈政府由14个部组成,它们是:外交部,国防部,财政部, 
    内务部,农业部,国家收入部,司法部,文化、信息和社会协调部,科学和教育部,交通、通讯,劳动和居民社会保障部,工贸部,动力和自然矿产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

    2、 有关单位常用电话 
    外交部领事司 电话:007-3172-327592 
    外交部领事司阿拉木图办事处 电话:007-3272-634332 
    司法部 电话:007-3172-321544 
    内务部 电话:007-3172-342088 
    税务警察委员会 电话:007-3172-326414 
    海关委员会 电话:007-3172-753109 
    国有资产和私有化署 电话:007-3172-323533 
    国家投资委 电话:007-3172-327691 
    国家投资委阿拉木图办事处 电话:007-3272-720937 
    工商会 电话:007-3272-927823 
    最高检察院 电话:007-3172-321902 
    阿拉木图市护照签证局 电话:007-3272-626109 
    阿拉木图市内务总局 电话:007-3272-691753 
    阿拉木图市外经委 电话:007-3272-716560 
    阿拉木图州外经委 电话:007-32822-72276,72342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