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经济在建国初期发展缓慢,1950年至1965年GDP年均增长仅2%。60年代后期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开始提速,1970年至1996年间GDP年均增长6%,跻身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印尼经济严重衰退,货币大幅贬值。1999年底开始,印尼经济缓慢复苏。2003年到2008年,印尼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印尼经济增长4.5 %,通货膨胀率2.8%,当年人均GDP超过2500美元。2003年底,印尼按计划结束国际货币组织的经济监管。截止2010年1月底,印尼外汇储备达69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从三次产业结构上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均在印尼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服务业占GDP比重近40%,吸纳近三分之一就业人口。从GDP构成上看,个人消费的贡献最大,2007年占GDP比重达60%。近年来,印尼政府消费、投资和进出口的增速超过了个人消费。 从投资环境吸引力角度,印尼竞争优势主要有六个方面:政治社会总体稳定;经济增长前景看好,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重要,控制着关键的国际海洋交通线;人口众多,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市场充分开放。当然,印尼也存在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政策法律连续性和执行力有待提高、社会信用体系有待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投资环境改善。世界经济论坛《2007-200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印尼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02个国家中排名第60位。 印尼是主要经济体中除中国和印度外,2009年经济保持正增长的少数国家之一。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今后5年有望成为印尼经济新的增长期。印尼现任总统苏希洛已在去年大选中胜出,印尼政治社会环境将保持稳定,经济政策将保持连续,特别是苏希洛政府重视吸引外来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消除贫困、加强法制建设和反腐工作,这些将为中印尼经贸关系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中国—东盟自贸区已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双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印尼经贸关系发展面临着历史性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