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招商网-常州投资项目综合信息平台
English | 日本語 | RSS订阅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各国投资环境 > 非 洲 > 莫桑比克 > 正文

莫桑比克投资贸易环境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2-06-26 人气: 标签:
    莫国土面积80.16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南部,南邻南非、斯威士兰,西界津巴布韦、赞比亚、马拉维,北接坦桑尼亚,东濒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海岸线长2630公里。高原、山地约占全国面积3/5,其余为平原。地势从西北至东南大致分为三级台阶:西北部是高原山地,平均海拔500-1000米,其中宾加山高达2436米,为全国最高点;中部为台地,高度在200-500米之间;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平均海拔100米,是非洲最大平原之一。赞比亚、林波波和萨韦是三条主要河流。马拉维湖是莫同马拉维之间的界湖。热带草原气候。
  人口:全国人口超过2000万,主要民族有马库阿-洛姆埃族、绍纳-卡兰加族和尚加纳族等。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各大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
  首都:马普托(Maputo),人口约110万人,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莫最大城市,非洲最大的港口之一。位于莫最南端、马普托湾北岸,临印度洋。1554年被葡萄牙人占领,建据点、要塞。以殖民者洛沦索-马贵斯名字命名,继而成为殖民首府。后随着沟通南非铁路的修筑迅速兴起,1976年改为现名。
  马普托卫星城市马托拉(MATOLA)原有的炼油厂、水泥厂、轮胎厂、电池厂、车辆装配厂、腰果厂等大中型企业,因受战乱经济困难等影响,不少已倒闭或停产,有的正在恢复之中。
  与南非和斯威士兰有公路、铁路相连。
  马普托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全年分为两季,5月至10月为凉干季,11月至次年4月为热湿季。最凉的7月最低气温10摄氏度左右,最热的1月最高气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
  马普托市内楼房林立,街道宽阔,两侧绿荫蔽日。主要街道有七二四大街、蒙德拉内大街、九二五大街以及马克思大街、列宁大街、毛泽东大街、尼雷尔大街、卡翁达大街等。由于历经战乱以及经济困难等原因,不少楼房已破旧,道路毁坏。通讯、供排水、垃圾处理、供电等城市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较多。
  马普托市也是个旅游城市,海滨大道景色宜人,海滩上游人络绎不绝。大多数游客来自南非、津巴布韦和葡萄牙等。市内有十几家旅馆,其中波拉纳饭店是莫历史最悠久的五星级饭店,风景秀丽,服务周到,设施完备,为南部非洲最舒适的饭店之一。
  简史:莫桑比克历史悠久,早在13世纪时就曾建立过繁荣昌盛的莫诺莫塔帕王国。16世纪初,莫桑比克遭葡萄牙殖民者入侵,18世纪沦为葡的"保护国",1951年成为葡"海外省"。20世纪60年代起,莫桑比克人民为摆脱殖民统治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75年6月25日,莫桑比克宣告独立。独立后,莫桑比克抵抗运动长期从事反政府武装活动,使莫陷入了长达16年的内战。1990年11月改国名为莫桑比克共和国。
  经济简介:莫桑比克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曾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由于长期内战,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生产持续下降。1987年开始实施经济复兴计划,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改造国营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支持和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开放国内贸易,减少进出口的限制以及进行汇率、货币、税收的调整。1994年大选后,政府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私有化进程,改善投资环境,经济持续增长(年均8-10%)。经过几年的经济改革,经济下降的趋势得以扭转,经济各部门的状况明显改善。2001年以来经济恢复发展势头,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2003年为7.1%,人均约200美元。2003年通货膨胀率达13.1%,失业率50%以上,全国54.1%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文盲率53.6%。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9.1亿美元,人均472美元。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国家财政预算的50%以上依赖外援,短期内尚难以摆脱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
  资源概况:莫桑比克自然资源丰富,但大部分矿藏尚未开发。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金、钽、钛、铋、铝、石棉、石墨、云母、大理石、天然气等,其中钽矿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煤储量超过100亿吨,钛储量600多万吨,每年矿产出口超1亿美元。近年来,欧美石油公司加大对莫石油投资,08、09年外国石油投资分别为5亿、3亿多美元,进行石油勘探和天然气开采,莫08年实现石油和天然气销售分别为1.77亿、5500万美元;水力资源也十分丰富,每年电力出口创收超过2亿美元。渔业资源也较丰富,盛产对虾及贝类水产品。深林资源约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北部盛产黑檀、红木和橡木等珍贵木材。
  莫桑比克经济以农业为主,80%的人口从事农业。主要农产品有玉米、木薯、稻米、腰果、棉花等。工业以食糖、腰果、茶叶及海产品等加工业为主。
    莫桑比克贸易主管部门是贸工部。莫桑比克是世界贸易组织、非洲联盟、伊斯兰国家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以及英联邦等全球和区域经济和贸易组织的成员之一。莫桑比克对进口商品没有配额限制,但对进出口商品实行许可证制度,所有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或个人均需要向贸工部申请许可证,并办理相关手续。申请人在获得许可证后,除了可从事进出口贸易外,还可从事零售和批发。据莫桑比克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6.6亿美元,其中出口26.53亿美元,进口40.07亿美元,贸易逆差13。54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为贱金属、铝制品、盐、硫磺、水泥、石油、天然气、棉花、烟叶、腰果、芝麻、家畜、肉类、鱼类制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是机电设备、电器化工产品、汽车、拖拉机、船只等交通设备、食品、蔬菜、建筑设备材料等。主要贸易伙伴为南非、津巴布韦、北欧诸国、美国、中国、印度、西班牙、英国、日本、葡萄牙等国家。
  1984年颁布《外国投资法》,1987年颁布《私人投资法》。鼓励国外企业来莫投资和兴办合资企业。1993年6月24日颁布修订了新的《外国投资法》,进一步简化投资审批手续。随后于1993年7月21日,颁布了投资法条例和投资收益法。同年9月14日,颁布了工业自由区管理条例。莫桑比克投资促进中心(CPI)为莫政府的职能部门,负责向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介绍投资领域及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帮助办理开业手续。莫对外国投资者基本上没有行业和地区限制,但对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很高;对外资的投资方式无限制,但对外资雇佣外籍劳务人员有严格的限制,因投资规模和行业不同对雇佣当地人员数量有明确的比例规定。1999年,莫桑比克政府通过了61/99号法案,成立了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对进入园区的内外资有最低投资要求。据莫统计,外资投资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水电站、煤炭、农业等领域。欧美和南非石油集团投资石油勘探,2008、2009年分别为5亿和3亿美元。葡萄牙投资多集中在水电站扩建方面,巴西淡水河谷集团投入巨资开发太特煤矿。
  莫桑比克百废待兴,鼓励外商来莫投资兴业。但莫基础设施落后,官僚作风盛行,办事效率低下,手续繁琐冗长,贿赂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资的进入。
本文网址: